李丰做这个宏观经济的年度总结已经是第二年了,在我看来,这个内容的质量比其他所谓的跨年演讲要干得多。虽然有“刻意乐观”之嫌,但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悲观的论调已然太多,鸡汤(尤其是有理有据的鸡汤)也是必要的。
李丰给出的一些中长期值得乐观的理由:
1. 人类社会的进步,本质上是人均可利用能源的进步。相比西方世界对化石能源的路径依赖,中国向新能源的转型更加符合物理世界的客观规律以及发展趋势,从长期来看,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必然的。(但其实西方世界也在同步做核裂变小型化以及核聚变的探索。)
2. 从历史来看,从张骞出西域到哥伦布大航海,从匈奴西进到十字军东征,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人类文明的全球化进程从未停止 - 尽管中间有波折。任何逆全球化的行为都不可能持久,这次也不例外。(这里关键看如何定义“波折”。)因此,美国试图重构供应链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3. 聚焦国内,最值得关注的几个中期甚至长期变化是: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和需求变化,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带来的估值逻辑调整,制造业的升级、交叉学科创新带来的各个产业“弯道超车”乃至“换道超车”的可能性,以及出海(OFDI,对海外国家的直接投资)的巨大机会。其中:
- 城市化的机会在于取消户籍制度之后带来的城市(群)规模的上升,和对应的服务业带来的消费场景和就业机会。
- 资本市场结构性变化的最大助力,来自于个人养老金、商业年金、商业医保带来的长期资本(而不是目前死水一潭的个人储蓄),可能会制造出中国版的巴菲特
- 制造业的优势来自于供应链上积累的人才、工艺、成本,而这些背后是只有中国才具备的规模壁垒。制造业都是卷出来的,很难无中生有,必须依托于足够规模的消费市场。“创新的消费电子产品,几乎未来所有的国际化品牌都会诞生在中国。只要你在中国没有卷输,你在全世界就能卷赢。” 只要高端制造业足够强,就有换道超车的机会,新能源车和无人机就是例子。(这里的疑问恐怕就是高端芯片制造了,中国能否卷出光刻机?丰叔的答案是,有可能中国会换道超车,例如光芯片、RiscV等等)
- 出海投资方面,日本已经证明 OFDI 的策略是可行的。中国目前对外投资占 GDP 的比重仅为 16%,远低于日韩的 40%+,出海大有可为。
其实这些内容是李丰在最近一年反复讲过的内容,这次汇总在一起,相对系统一点。我认为这里面大多数逻辑是合理的。说得更直接一点,无论现在形势有多差,坐拥全球最多最勤劳的人才、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卷的供应链、最发达的制造业规模,中国手里是不缺好牌的。
但能否打好这些牌,决定性的因素未必是牌的质量。
丰叔已经尽力了。悲观者大可继续悲观,希望乐观者能从中找到一些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