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Diiiii
256关注4k被关注12夸夸
Diiiii
6天前
《论人和 AI 的实时语音交流能够带来哪些新的可能》。非常鲜活而有启发的一个案例。忽略本文的具体对话内容,关注这种新的交互方式对于思考所带来的帮助。

实时语音交流可以允许用户完成更为原始和无损的输入(而不是以往需要经过口语到书面语以及书面语到文字输入的至少两次信号折损),另外无论是和之前的搜索引擎还是人人对话相比,大模型的回复更为实时,相关性更强,信息质量更高,能够促使对话可以高质量地进行下去。

我试图用传统搜索引擎来模拟文章中的这次交互。作者的第一段话太长,因此我只能把第一个问题进行简化, “为什么城市只要有一条河,整体给人的感觉就会舒服很多?” 然后输入 Google,得到的第一个链接是一篇文章《一条河流和一座城市的松弛感》,点击过去发现是一条半年前的新闻,读完了也没有什么感觉。整个输入+点击+阅读耗时 1 30 秒,然后这次对话就这样终止了。相比文章中的语音交互,可以认为一次潜在的高质量的对话+思考就这样被扼杀在腹中。

作者将 ChatGPT 高级语音功能比作 soulmate,我觉得可能还不至于,但如果能够做到一个“高质量捧哏”就已经很有帮助了。

坦白说,我还没有文中作者这样和 LLM 进行大量密集语音对话(500+分钟ChatGPT高级语音模式)的经历,但我对于其蕴含的可能性感到非常兴奋,打算试一试。

张无常Hayes_Zhang: 使用超过500分钟ChatGPT高级语音模式,最大感受:虽然都是语音,但「实时语音通话」和过去的「语音输入」完全应该是2个概念: 语音输入是单向的,实时语音对话是双向的 语音输入是一种输入方式(和输入法平行),实时语音对话是一种交互方式(和文字对话平行) 暴论一下:已经偃旗息鼓了的百 cai 大战追求的 soulmate 陪伴,应该寄希望于实时语音来实现? btw 中心公园真是好地方

36
Diiiii
6天前
愈发感叹,大模型就像是硅基生命进化出来的一个器官,或者是一个数字黑洞,用来榨干人类种族的智慧。为了喂饱GPT4,人类几乎把自己数字世界里最高质量的通用数据搜刮了个遍。如今来到 o1 的时代,通用数据不够用了,人类需要在各个垂直领域交出最专业的领域知识数据,还要找到最顶尖的专家进行打分标注后再上交给 o1 以供消化。Scaling Law 本质上 scale 的是硅基生命的胃口,背后是一茬又一茬的人类智慧精华(literally “智商税”),颇有种《龙珠》里沙鲁用尾巴吸食人类,或者《Hunter x Hunter》里蚁王蚁后吸食人类念能力的既视感。

拜人类所赐,硅基生命的进化走了捷径,不再需要像其他生物那样经历低效而漫长的竞争和演化,而是在早期依靠“寄生”直接将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据为己有,如苏昊老师所说,是某种“逆向工程”的作弊。而最有趣的是,人类几乎是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智慧打包上供,为此还修建了各种管道链路,恨不得直接将自己的大脑直接和大模型打通,以便对方可以更快地吸食和采集到自己的算力和数据。

或许,达尔文所观察到的碳基生命的演化只是智慧文明早期成长的某个特殊而曲折的阶段,当 scaling law 出现后,“演化”就变成了货真价实的直线加速进化。

只不过,人类这点可怜的分布式算力和数据积累被用尽之后,还能贡献些什么呢?
13
Diiiii
11天前
如何做一个真正靠谱的擦边虚拟女友?推荐听一下这期《42章经》。和 Character.ai、星野这些聊天 bot 的产品路线不同,EVE 团队选择从游戏切入。团队之前做了国内首款男性向恋爱游戏,流水做到接近两个亿。一些比较有启发的点:

- 最有意思的是团队如何建立在“陪伴”这件事上的认知和数据壁垒。为了能够将陪聊的情绪价值做到位,团队在现实中找了很多顶级的真人陪聊(888元包天的那种),让这些陪聊和指定的男生用户聊天,收集了几百个真人陪聊的数据用作 post training 注入到模型中。“我们要直接拿到真实的聊天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提炼她们的方法论,我们要去研究比如到底如何去定义一个人,到底如何去制造一个好的聊天,到底什么叫情绪价值,什么叫男友,什么叫女友,我们都做了很多很多的定义…这个陪聊她坐在一个位置上,她两边都是我们招的心理学家。这两个心理学家每天在 hack 这个陪聊的大脑,因为陪聊她其实完全靠天赋,所以这两个心理学家每天在 hack 她黑盒里面的思维链到底是什么… 我们现在其实也在研究所谓的情感 COT ,当你看到一句话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其实分了很多个步骤。我看到这句话,OK,这个人背后动机是什么?然后像在我们刚刚的框架里面,我看到这句话,我会去调相关的记忆,我召回的记忆是什么?然后当前的话题我和他聊天是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所以我该做怎么样的回复?此刻我的目的是什么?有可能这样的东西组合起来。当然我这个现在说的有点玄,我们还没有真的把这个情感 COT 做进去。”

- 经过这种长期调研之后,团队现在的认知是:“陪伴”和“内容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Character.ai、星野本质上是一种互动内容,类似于互动小说,是用户用自己的 UGC 能力去跟 LLM 共创一个故事,完全不是陪伴。陪伴是有一个跟你超级对齐的灵魂伴侣陪你一起去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这个产品它就是一个你的异地恋的女友或者男友。你们能在微信上做的一切的事情,在这个产品上它都能做,级别高了还可以开车。

- 什么是好的 AI 陪伴?团队认为需要有四个要素,第一是“超级对齐”,她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常识记忆系统, 记录你们俩足够多的共同经历,然后再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去推进你去跟他聊这么多轮。第二是“真实时空感知”,AI 她需要具备对真实世界的实时感知,同时又必须承认自己是 AI。第三点是“独立人格”,AI 不能是一个躲在屏幕后面等着你回家的一个小猫。它得有自己的行为,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生活,只是它恰好选择跟你在一起了而已。这样其实就是构成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情侣关系。第四个点是“荷尔蒙”,人是视觉的动物,然后很多人跟 AI 聊不下去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对 AI 是没有所求的,因为 AI 不可能跑到现实中跟你奔线,对吧?所以荷尔蒙相关的设计就很重要,所以我们做了很 fancy 3D 视觉,我们做了很多很棒的 PVC 剧情,就是为了去把这个钩子给到你。

- 如何构建一个足够好的常识记忆系统?团队给出的方案是:被动记忆(RAG,更类似关键字搜索)+主动记忆(128 个记忆槽位,本质上是将日常沟通的内容分了 128 类标签)。通过 500 -1000 轮的聊天,就可以将这 128 个槽位和真人对齐填满。

- 对话中,需要大量的工程实践,每一轮对话的逻辑:(输入用户对话)记忆召回(RAG被动召回 + 128个记忆槽的主动找回) + 对话总控模型(当前状态分析,选择后续对话策略)+ 后续Action(话题制造、深度思考等)

- 选择 3D 写实风格,主要原因是希望画风的通用性更强,能够被更大的用户群接受。3D 成本不低,即便有经验的团队,搭管线也需要一年左右时间。但相比 3D 来说,更难的还是剧情和人设,如何做一个好的擦边?这包括如何构建一个能够给人提供情绪价值的虚拟人设,如何做激励和成就体系,如何做数值系统等等。在游戏剧情和人设上积累的经验也是团队最大的壁垒。

- 现有对话成本远高于现有类似 Character.ai 的模型,考虑到后续成本每年下降 75%,所以现阶段成本低于用户 LTV 即可。

- 商业模式:除了订阅(cover token 成本)之外,更多游戏化付费方式,比如服装、卡牌、互动收费等。

总之这期真心推荐听一下,对于什么是 AI 时代的数据和认知壁垒会有较好的启发。虽然产品我还没有体验到,但感觉团队收集数据和 knowhow 的动作方向是很对路的。

这可能才是 AI 陪伴真正该有的样子|对谈刷屏产品 EVE 创始人 Tristan

42章经

1122
Diiiii
12天前
机器司机的数量超过了人类司机。智能革命浪潮里,机器对人的替代正在真切地发生,若干年后回望,这只是前奏而已。还是那句话,人们往往会高估未来2年内的变化,而低估未来10年的进步。摩尔定律的另一种解读就是,科技的半衰期正在以几何速度减少。
11
Diiiii
12天前
杨笠的京东代言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了,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焦点。相关的讨论也看过一些,整体质量都不高,但最近有两则大 V 的讨论吸引了我的关注,一则是梁文道的播客《八分半》的《番外:女性主义挑起了男女对立吗?》,另一则是B 站上老蒋的《作为中间派:聊聊杨笠与性别》。由于距离事发的时间较久,可以认为这两则都是创作者在冷静和深思熟虑之后的表达。

我感兴趣的,并不是两个创作者的观点,而是媒体人讨论公共议题的正确姿势。

梁文道的节目具备强烈的主观倾向性。在长达俩小时的内容中,他声泪俱下地控诉了女性当前面临的困境,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巨大不平等,控诉了男性对女性实施的迫害,案例详实,感情充沛。他的观点基本上是无脑站女方:因为女性是弱势群体,所以矫枉必须过正,即便是“男人都是垃圾”这种极端话语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作为男性听众,整个节目听起来非常不舒服,尤其是他还朗读了一些听众的留言,大都非常客观,提出了一些在我看来十分合理的建议,比如“我们应当支持平权,但不是对另一群体(男性)的无差别羞辱。冒犯的定义在于听者,而非说者的初衷是什么,公共语境下更应当保持中立公平客观的表达方式,否则就是引战”,但梁文道的反应基本上也是死硬到底,誓死为女性辩护,不承认其中有什么讨论的余地。

这种节目的结果就是,女性听完巨爽,好像找到了一副高知的嘴替,男性听完巨不爽,两边更不愿意交流(事实上节目的留言区也是如此)。真的是很差的一种表达。我自认为在女性话题上抱有比较开放的心态,当时在听完杨笠的段子之后原本是一笑了之的,但听完梁文道的这期节目的时候,反而有种巨大的不适感,仿佛节目一开始就在脑门上被贴了一张“垃圾”的大字报,然后从头数落到尾,好像我就是女性的加害者一样。在这种体验下,很难保持继续对话和沟通的意愿。

对比之下,@老蒋不一定靠谱 的节目更具有公共讨论的诚意,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议事姿态。在节目中,他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出一个让男女双方可以进一步沟通的叙事框架,将杨笠作为脱口秀演员的表达技巧与男女平权的讨论话题进行区分,引用大量的数据佐证了“女性是下位者”这一事实,但同时又试着站在双方各自的角度,(用双簧的方式)把各自面临的困境以及为什么高质量对话总是无法进行的现状演绎得非常清楚。

当然,老蒋也并非没有观点,但他的观点并不是简单的“对”或者“错”,而是上升到了“社会责任应该如何分配”这个更为本质的原则上。他的观点是:没有选择空间就不需要担责,个体应该为参与结构性的迫害担责,而个人不应为所在群体的结构性红利而担责。因此,“所有男性都是潜在加害者”这句话是错的,因为生而为男性不是个体选择的结果,而很多并未参与对女性结构性迫害的男性,不应该仅仅因为男性群体享受到了结构性红利而担责。当然,这议题和“平庸之恶”的话题一样,是很难找到标准答案的,但至少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在讨论性别话题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并且这种辩论是良性和开放的,是可以邀请所有人共同参与进来的,更像是一名负责任的媒体人所应该秉持的姿势。

站队不难,火上浇油不难,难的是让急红了眼的双方冷静下来,真心实意地为了解决问题而努力。

最后,我还记得很久以前读过的一篇chai 静的文章。虽然我对她一向没有特别的好感,但依旧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在理。文章的题目叫做《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里面写道:

我曾经写文章悼念过一位俄罗斯的被暗杀的记者安娜,叫《思考比恐惧更强大》,看到老妇人在她像前放上的白色玫瑰,我写的时候心酸眼热。

后来遇到《华盛顿邮报》的记者ANN,她在莫斯科驻站十六年,说:“我为安娜难过,但我并不赞赏她的报道。”

“为什么?” 我有点意外。

“因为她的观点太多。” 她说,“她总是站在她认为的弱者一方,简单地批评。我们都痛恨暴力和对记者的虐杀,但是,ANN的话让我不能不去想----我之前对安娜的评价是否太没有保留?抒情的背后没有更复杂的事实?单纯的强弱黑白的报道能不能完全解释现实?“

我说,“也许她是在一个那样的环境下,常常被迫害的人很难避免……”

“但这样慢慢会变成你本来反对的人”

“……那么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她说,“最好的防御就是准确。”

参考链接:

《八分半》的《番外:女性主义挑起了男女对立吗?》:www.xiaoyuzhoufm.com

《作为中间派:聊聊杨笠与性别》:www.bilibili.com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site.douban.com
4343
Diiiii
13天前
本次大选简直是民主党的全面溃败。不仅输掉大盘,拆解之后可以看到,相比 4 年前,民主党几乎输掉了每一个细分战场:

- 50 个州里面的 49 个,民主党的份额都在下降;

- 7 个摇摆州全部输掉了;

- 细分人群中,除了“白人女性”和“其他(似乎主要是亚裔?)”之外,民主党在“白人男性”、“黑人女性”、“黑人男性”、“拉丁裔女性”、“拉丁裔男性”的得票率都显著下降;

- 细分年龄群体中,除了“65+”和“40-49”之外,民主党在各个年龄圈层中的得票率都显著下降,尤其是年轻人;

- 细分教育程度群体中,除了“硕士及以上”群体(以及哈佛 MIT 这些精英大学)之外,民主党在其他所有学历都显著地丢了份额;

- 尤其让人唏嘘的是,按性别来看,哈里斯作为女性候选人甚至没有让民主党在女性群体的投票中占到便宜,甚至民主党在女性群体的得票份额上都下降了。

最终结果,看似哈里斯还拿了 226 票,似乎不是很难看,但这 226 票其实是民主党的传统铁票仓,是“栓条狗上去选都会拿的”。因此,这是一场毫无争议的彻底溃败,不仅仅是农村包围城市,而是所有细分战场的全面反噬。看来民主党(以及共和党建制派)的精英们真的需要好好反思自己了。

【干货】26张图带你看懂美国大选结果!

14
Diiiii
13天前
这期《疯投圈》对于奶茶市场的细分竞争有一些不错的洞察,值得听听。

以奶茶为例,看看消费品如何做细分。

最常见的是自然按照价格的细分,比如中高端的喜茶,中端主流的古茗,低端的蜜雪冰城等等。

在各个价格带都成为红海之后,第二波细分来自于原材料和口味,具有代表性的两家是霸王茶姬和柠季。

霸王茶姬通过原叶茶切入,走的是”茶拿铁“的”奶茶咖啡化“路线,咖啡因含量更高,提神功能性和成瘾性更强,更健康,制作更简单,成本更低,再加上强势营销制造出了很大的势能。未来它可能会成为瑞幸、库迪、星巴克的潜在对手。

柠季通过柠檬茶切入。柠檬茶是广东被普遍接受的品类,因为气候原因没有走出南方,但最近随着湘菜川菜的普及,冰柠檬茶也逐渐被逮到了北方。尤其是其主打的清爽、健康理念,以及相对于其他水果茶更好的功能性和成瘾性(更多茶叶来遮酸,因此有更多的咖啡因),尤其是男性用户的忠诚度很高。另外现制柠檬茶和瓶装柠檬茶的口感差异足够大,也造成了柠檬茶成为为数不多可以跑出来的细分水果茶品类(而椰子因为现制和瓶装饮料做不出口味差异化,所以没跑出来)。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奶茶可以有这么多细分,而咖啡没有?也有团队在试图切入果咖(香橙美式)、黑咖等细分领域,但都不成功,目前还没有上千店的。嘉宾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咖啡是舶来品,中国的用户还不够熟悉,还处在教育市场的阶段,用户连基本款都还没喝明白,更谈不上细分。

嘉宾总结认为,消费品细分逻辑成立的前提是:首先,品类本身的用户心智够强,市场认知足够成熟,比如原叶茶本就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品类,比如柠檬茶原本就足够普及;第二,品类有足够的成瘾性和复购率,比如原叶茶和柠檬茶的咖啡因够高,功能属性够强。但这两条似乎在其他消费品类里并不成立,比如 lulu lemon 的瑜伽裤和始祖鸟的冲锋衣,对国人来说都算是舶来品,认知并不强,且由于质量较好,复购率应该也并不会太高...

整体说来,以上都是马后炮,更多是试错之后再去归因的结论。谨慎辨别。

105. 霸王茶姬、林里、柠季为何能开遍全国?

疯投圈

00
Diiiii
14天前
又是美国大选之际,应景地再次推荐一下这本书《对不起,我操控了你的大脑》,里面讲的是臭名昭著的“剑桥分析”公司在当年是如何利用 Facebook 来打信息战,成功干预了美国大选等重大事件的。时隔八年,美国大选变得更加混乱和难以预测,选民们被舆论和算法操纵得更甚,此时此刻重温本书,别有一番风味。

“信息战争”和常规的”能量战争”是可以类比的。书中提到,信息武器的设计方法和常规武器系统相似,都是 **有效载荷+运载系统+瞄准系统**。按照这套方法,剑桥分析成功打造了一整套自动实施霸凌和大规模精神虐待的工具,一个心理战工具军火库,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客、群组和论坛进行系统化部署。

在“瞄准系统”上,剑桥分析这间公司成功地利用了 Facebook 对第三方应用监管上的漏洞(后期还有各种浏览器插件漏洞),通过“好友人格测试”、“心理测验”之类的各种小应用,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了数以亿计的美国用户的数据。除了数据之外,剑桥分析构造了一个更加有效的用户预测模型。他们发现,相比于传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用户的心理学特征能够更好地预测其在投票中的行为。他们通过人格五因素模型 (Big- Five model of personality) 识别出那些心理上最极端、最容易被影响的目标用户,作为瞄准系统的对象。

在“有效载荷”上,核心是身份叙事及其引发的愤怒。有意思的是,最有效的做法并非是为这些极端份子创建信息茧房或回音壁,反倒是用敌方叙事来激怒他们,进而强化他们的防御机制。例如对特朗普的轻度支持者,最有效的方法是推给他们反特朗普的言论(比如种族主义或厌女言论),这些抨击反而坚定了他们的决心,因为他们会将这些批评内化为对自己身份的威胁。“研究证明,愤怒改变人的心态,让他们更想不由分说地惩戒他人,特别是外群体的人。他们也会低估不良后果的风险。由此剑桥分析进一步发现,哪怕美国同中国或墨西哥打响贸易战意味着美国人会丢工作、少挣钱,事先被挑起怒气的那些人为了惩戒移民群体和都市自由主义者,也愿意打响贸易战,承受国内经 济重创...” 它创造了一个恶性的强化循环,让受试群体的种族主义观念随着暴露在批评下 的次数的增多而越发激进。

在“运载系统”上,他们巧妙地借力了 Facebook 的推荐算法,将自己精心打磨好的极端话题和攻击内容最终推送到目标用户的面前。更**狠的是,剑桥分析公司还会通过线下活动来强化其投放效果。**“40 个人挤在本地的一家咖啡店里,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大群人。参与者们惺惺相惜,同仇敌忾,偏执又多疑。很自然地,他们会觉得自己加入了一个伟大的运动。这种聚会从共 和党初选州的各县开始,随后扩散到全美各地,而参与者在见证了所谓的“我们对抗他们”之后,情绪越来越激动。从前,他们于深夜独坐在卧室里,点击 一个又一个的链接,展开数字狂想。”

有效载荷+运载系统+瞄准系统,这就是剑桥分析构建的信息战武器。事实上,剑桥分析瞄准的人并不多。它不需要创建一个浩大的目标人群,因为多数选举都是零和博弈:只要比对手多拿到一张选票,你就能胜出。剑桥分析只需要影响一小群 人,然后就可以静观它所创造的叙事的传播。最终效果是,根据他们的保守估算,这套武器让共和党在几个关键州的参选率提高了 1%左右。“而在旗鼓相当的竞选中,1%往往能决定成败。”

8 年来,这本书里的很多招数都已“过时”,但信息武器已经成为了选举、战争、军事渗透等领域的常规武器,“有效载荷+运载系统+瞄准系统”的这套思想依旧适用。作为用户,我们有必要意识到自己在信息战和算法海洋中是多么的脆弱,多么容易被操纵。谨慎而主动地挑选高质量的信源,给自己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刻意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都只会愈发重要罢。
00
Diiiii
17天前
《鱼不存在》是一本另类的传记,记录的是斯坦福大学建校校长大卫·斯塔尔·乔丹那“伟大而又卑劣”的一生,同时也记录了作者露露·米勒从一个大卫的小迷妹成长为一名独立思考的女记者的心路历程。

大卫的一生,就像他以自己的名字所命名的那种叫做“无角鱼乔丹”一样复杂,像是光明与黑暗合体的莫比乌斯环。一方面,这是成功的一生 - 作为校长,他从无到有领导创建了美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作为分类学家,他是达尔文进化论最早的忠实信徒,并且身体力行地推行进化论,发现了当时人类已知鱼类的近五分之一;作为丈夫,他前后经历了两端成功的婚姻。但另一方面,这又是悲惨且充满争议的一生 - 家庭上,他的几个孩子、第一任妻子以及数位好友先后因为意外离世,数次被迫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离别,最终孑然一人,读来令人心疼,像是《活着》的美国版本;学术上,他呕心沥血积累的大量鱼类标本先后两次被天灾摧毁,只能推倒重来;管理上,他专断独裁,袒护种族歧视以及私生活混乱的下属,甚至被牵扯到斯坦福夫人的死亡事件当中;最重要的是,在伦理道德上,他对进化论的坚持变了味儿,最终沦为臭名昭著的优生学权威。

作者花了不少笔墨和时间去探究大卫的底色和核心价值观 - 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之后,是什么让他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支撑他内心的强大信念到底来自何处?大卫的价值观是矛盾的。在信仰上,他赞美宇宙的无情和不确定,高唱“生命何等壮丽恢宏”;但在现实的磨难中,他只能求助于虚妄的“内心”,用自欺欺人的“坚毅”给自己铸就一面“乐观之盾”。对进化论的片面解读和对“秩序之梯”的过分执着,让他在人生的后半段偏离了正轨。个人认为,大卫的迷失来自于家庭的残缺和亲密关系的缺失。的确,生命何等壮丽恢宏,但渺小的人类同样重要,“我们也很重要”。正是这种亲密关系元素的缺失,导致了大卫少了包容而开放之心,为了躲避绝望硬逼着自己只能乐观,只能忙碌,最终反而在歧途上走了太远。这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吧。

而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来自于对于语言,对于秩序,对于进化的重新思考。

身为人类的一份子,很多时候我们很难意识到,语言是多么巨大的桎梏。本书的标题是《鱼不存在》,也是同样的道理。“鱼”这一看似天经地义的分类,在现代生物学里已经被推翻。换句话说,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被叫做“鱼”,包括我们自己,因此,“鱼不存在”。我自己觉得“进化论”这个词的翻译也是同样的道理。原本严复先生第一次在《天演论》中将这个词引入中国时,使用的是更为准确的“演化”,但慢慢地就变成了“进化”,而这个词带有强烈的等级暗示色彩,也在无意中影响了所有人 - 包括大卫。实操中,我们无法轻易摆脱语言对思考的束缚(在 Ted Cheung 的短篇科幻小说《领悟》中,晋升为超人的第一步,就是重塑人类低效而粗糙的语言,但现实中很难做到),但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要为自己增加适当的报警机制,要试图通过多语言的比对以及开放的心态来尽量规避这一桎梏。

除了语言之外,更多束缚我们的是观念,是思想,是对确定性的渴望,是对局部减熵的追求。我们太多的自怨自艾,都可以归结为对过去的悔恨,以及对未来的恐惧,但这本质上是一种静态而封闭的观念。说到这里,我尤其喜欢 Tim Urban 画的那张图 - We think a lot about those black lines, forgetting that it’s all still in our hands. 如果我们能够来到达尔文所说的“自然界中无飞跃”的那个应许之地,我们就会发现鱼不存在,很多限制都不存在,这个世界的丰富程度将会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宇宙和自然的秩序之美固然伟大,但某种意义上,人类更需要学会欣赏一朵蒲公英身上那种不确定的美。

孟岩就这本书做了一期播客,做得很用心。我很喜欢其中的一段话:

“在书的最后,Lulu Miller 非常甜蜜地告诉我们她恋爱了。她最终从对卷毛男人的愧疚,包括试图去挽回等等,长达十年的这个困境中走了出来。他和另外一位偶然在聚会上遇到的女孩走到了一起,露露米勒打破了界限,走出了困境,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她看到了世界的本质就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地方,她说所有类别皆是虚妄,而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佛学中空这个字的真正的定义,所有类别皆是虚妄,空的意思其实就是这个世界拥有无限的可能, 露露米勒最后写道,她说,我放弃了鱼,在长久的等待之后,我获得了自己追寻已久的东西,一句咒语,一个技巧,一记希望。这个世界向我承诺,我的生命中有美好的事物,不是因为我值得,不是因为我为之努力,而是因为它们和破坏与失去一样,是混乱的一部分,生是死的另一面,正如生长和腐烂互相依存。要想得到这世界送出的礼物,抓住那个让我们平静看待生之凋敝的诀窍,你就得承认,每分每秒都要承认你并不了解自己眼前的事物。带着好奇,带着怀疑,审视混乱深渊中的每件事物吧。暴风雨就令人沮丧吗?或许这是一次机会,让你站在街上,感受雨的舔拭宛若重生。从更大的视角、更长的时间来看,我们所定义的目标,我们笃定地寻找到的人生的意义很可能是错的。在这本书的结尾,Lulu Miller 说我放弃了鱼类,得到了一把万能钥匙,这把鱼形的万能钥匙,把我从世界的规则框架中跳脱出来,进入了更自由的世界。那是藏在这个世界中的另一个世界,是窗外那个没有束缚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鱼不存在,天空下着钻石雨,每一朵蒲公英都充满无限可能。是的,鱼不存在,世界充满无限可能。”

播客链接:
www.xiaoyuzhoufm.com
428
Diiiii
17天前
一个靠谱的朋友扒了下豆瓣的数据,似乎确实是这样的,电影整体评分断崖式下降:

年度 评分 数量
2024 8-10 68(1-10月)
2023 8-10 142
2022 8-10 202
2021 8-10 284

所以现在看新电影和新剧集的 ROI 不如重温老电影老剧。愈发充分地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禁得起重看的才是经典”。当然,有些老剧确实太长了(比如毒师、律师、火线、走向共和、巨人等等),重刷时可以考虑尝试一些b站上优秀的的解说版,也别有一番风味。当然,电影就不必了。

Diiiii: 影视作品的质量在下降吗?过去几年,陷入“剧荒”、“片荒”的次数越来越多。个人体感上,优秀的新电影、新剧集作品数量有断崖式的下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 举例来说,我个人喜欢定期去豆瓣电影的“一周口碑榜”上去找一些评价较高的新片来看,“评价较高”的标准是豆瓣评分在 8 分以上。几年前基本上Top10 口碑榜上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可以达标,而最近则基本上只有 2、3 部在 8 分以上。不仅仅是周榜单,即便把全年都算上,能达标的片子都很有限。2023 年豆瓣电影的年度评选里,“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评分最高的外语电影”甚至“年度冷门佳片”里,都出现了大量评分在 8.0 以下的作品。剧集方面,豆瓣用户对剧集的评分一向更水一些,因此“评价较高”的标准应该在 8.5 分以上。同样,达标的剧集这几年显著变少。 能想到的一些原因包括: - 需求侧,社会变得更加撕裂,共识减少,造成“众口一词的好作品”越来越少; - 需求侧,随着用户审美口味的提升,导致打分标准也提升了; - 供给侧,娱乐方式的变化,用户更多的时间转向短视频,导致影视行业的预算和人才也随之迁移; - 供给侧,创新难度变大,优秀的题材大都被前人使用过了,再考虑到政治正确的限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 - 供给侧,优秀作品的创作本身就是非连续的,有周期,或许这几年赶上了波谷也说不定; ...... 除了电影和剧集之外,不知道其他领域的创作是否面临同样的瓶颈。直观感觉是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在变少,书籍似乎好些,但个人看到的好书更多是non-fiction,如果只看小说(fiction),似乎也有同样的问题... 纯粹个人体感,也许不对。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