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投资理念的变化:
人上人游戏的土壤中,和天外天游戏土壤,对应不同策略。
在大类资产和投资策略上分散,在具体品种上集中。比如,投稳-投增-投变框架
充分利用好演绎法,比如低溢价可转债、贴水期货、折价封闭基金。
不仅对于资产类别进行分散,也需要对投资时间进行分散。简单解释就是——年轻时,尽可能定投不会爆的杠杆。
年轻时,尽量构建能带来「现金流」的资产,比如人力资本的每月结余、股息、利息...不断的现金流,才能让错误的影响逐渐减低。
用可转债做网格,比ETF好。是害怕踏空A股,则可以通过做网格增加ETF的底仓。
PS:以上每一条,都可以写一篇文章具体说明,想优先看哪一篇的,可以私信我催下进度,不然又有点拖延了。
还有一些小的点,没法写成文章的,也顺便分享下: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世界财富比例的增加,而不是为了获取货币。
观察仓:先挪动屁股,再挪动脑袋。无论买卖,都先用行动逼迫思考,并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
不存在买or卖,只存在换,不断换成更好的资产。
止损,如果不能接受亏损卖出,就要接受未来可能有一两种资产会亏光。
A股最优质的资产是股民/波动率。
真正胜率高赔率高的机会,其原因是有大量的傻子出现,以剧烈的贪婪或恐惧情绪造成错误定价,送钱给别人。
策略、工具这些,不是根本,根本是比别人有耐心,不向小机会低头,就等大的错误定价的机会。更多的是自己的修行吧。
分散会降低收益?波动大是风险?杠杆是毒药?
不不不,通过分散降低风险(注意不要太分散);
通过再平衡收割波动,低买高卖(要求资产相关性较低、波动率不同);
通过杠杆把平庸的收益率提高。
群众看到的往往都是真相。
宁愿自己去合成,也不要轻易购买别人提供的复杂的金融产品,因为我根本看不到内部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杠铃策略和反脆弱原理:大仓位的低风险资产+小仓位高风险资产,好于中等风险资产。
根据以上的投资理念变化,产生的具体工作,也写了篇文章里:
mp.weixin.qq.com顺便补充一下,对我的投资认知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源:
公众号 @配置者说
公众号 @侯某笔记
播客 @面基 的多期节目
播客
@起朱楼宴宾客 关于可转债的节目
港硕课程 @corporate governance
人 @浩哥三点下班
人 @南添
书 @估值原理、@时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