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了一个资产配置品种:相关性低+贴水收益+商品属性。
mp.weixin.qq.com最近5年年化收益12%,最大回撤26%,跑赢偏股混合
以下内容整理自播客《面基》59期
#01 资产配置→大宗商品→豆粕
豆粕是农产品,属于大宗商品里的一个子类。
豆粕,其实是大豆压榨完以后剩下来的豆渣。
为什么豆粕是很重要的农产品?
人类对于豆粕最主要的需求,就是拿豆粕作为家禽家畜的饲料。
只要人类对于肉类的需求还在增长,那豆粕的需求就不会低。
农产品这么多,为什么选择豆粕?
豆粕的供给方面,主要源自进口,成本端取决于海外大豆的成本。
类似于石油,豆粕主要源自进口,就意味着定价权不完全在我们手里。
意味着豆粕和大米水稻等民生农产品不一样,具有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是可以抗通胀的、价格波动会比较大的。
豆粕的需求方面,取决于国内养殖产业的需求。
豆粕农产品没有明显的技术变更,价格相对刚性。
价格历史中枢在3100,区间波动在2500-3500。
#02 豆粕与其他资产的低相关性
虽然巴西是第一大豆供给国,但定价权主要在美国手里。
巴西是小农经济,没有完善的农作物价格保险机制,以及货币定价权问题。
美国则具备发达的农产品保险体系,农户放心种、平稳卖,农产品定价体系相对稳定。
中国很少有东西是依赖进口的,所以这也是豆粕和别的资产类别不一样的地方:
变成了一个少有的、跟中国产业链相反的资产,具备对冲和低相关性的特征。
比如在贸易战之后,出海企业股价下跌,但豆粕的价格反而会涨。
豆粕和国内股债,都是天然的负相关性。
#03 豆粕期货ETF主要的收益来源
1)通胀收益
每年3%的通胀速度在上涨。
在一个全球脱钩的一个环境里,通胀率应该是易上难下的。
2)贴水收益 backwardation
通过期货合约的展期,卖出近期价格高的,买入远期价格低的。
比如,当前现货价格为每吨2500元,而六个月后的期货合约价格为每吨2400元,通过卖出价格是2500的现货,买入2400的期货,就能赚到这100元/吨的贴水收益。
贴水这部分的长期年化收益在7%左右。(2019年到2024年中大贴水贡献了16%的年化)
上篇文章里面也说了,要充分利用演绎法带来的收益,而贴水刚好是演绎法中的一种情况,所以我挺喜欢豆粕ETF的这一层安全垫的。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贴水?
豆粕是加工大豆时产生的产品之一。
它的价格受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压榨利润(就是加工大豆能赚多少钱)
当豆粕价格上涨时,压榨厂(把大豆加工成豆粕的工厂)会担心价格太高导致大豆卖不出去或者变质。豆粕也难以储存。
因此压榨厂会对远期豆粕降价销售,只保持基本的加工利润。
当压榨厂赚钱多的时候,他们愿意把未来的豆粕便宜点卖出去。因为这样可以锁定确定的利润。
而这种行为就会导致远期价格比近期价格低(即贴水)。
3)期货合约以外,现金部分的利息
首先来看看,现货投资 VS 期货投资
买现货的情况:假设你买1吨豆粕,价格100元。你需要立即付出100元。5年后价格涨到120元,你赚了20元。
买期货的情况:同样是价值100元的豆粕,但因为有杠杆,你只需要付8元保证金(假设保证金率8%)。剩下的92元你可以:存在银行赚利息,或者投资其他低风险产品。
最终豆粕价格涨到120元时:两人都能赚到20元的差价,但期货投资者额外赚到了92元的利息收入。
同时,由于豆粕期货贴水的特点,买期货的价格反而比现货更低。
豆粕期货 ETF,虽然买的是期货,但这个产品其实没有加任何的杠杆。
如果是一个只有八块钱投资人,可以买100块钱的东西,那么我肯定是在加杠杆,
但是这只豆粕期货etf是一个有100块钱的投资人,但只花8块钱来买期货,剩下的92元不买期货,存成了普通的存款,拿最基本的收益。
对于总的本金100来说,没有加任何的杠杆。下跌过大的时候,补充保证金就从92块钱里头掏就可以了,不太需要从这100块以外的地方再掏钱了。
#04 我的动作
把豆粕etf作为资产配置中的一部分,占比5%-25%之间。
为什么是5%?因为在组合中,单个资产品种低于这个数字对你的资产组合没有意义。
为什么是25%?因为这是分配给大宗商品的最大仓位。
我目前的商品配置,包括黄金、BTC、豆粕三个品种。
粗略看了下,我目前已经买入的占比是2,3%,后续会依靠不对称网格买卖,增加股数,从而最终达到5%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