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背刺是人生必修课
“销售”真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向内认识自己(价值),向外认识世界/他人/市场(需求)。
至于最难卖的保险,我的同行们八仙过海。有个同行写文章都是吐槽式,真•敲键盘敲出来的,看看他的标题感受下,只管发疯,从不内耗:
“拒绝别人不需要理由,讨好型人格不会赢得尊重。
“咨询了不买又咨询又不买又咨询又不买,还拿其他平台的产品问我。
“退保?有钱买药住院,没钱买保险。他不适合保险,适合水滴筹。
“免费咨询不珍惜,那就收费好了(不惯着**客户)。
“好友去了别的保险公司或团队——当然第一时间删除拉黑啊。
“屏蔽朋友圈的咨询,就不接受了。
“孩子住院做手术要理赔,卖她保险的人已经不做了,还说:「找别人买的保险你就不能帮忙做理赔吗?真小气!」
“他说,你会道德绑架我不会吗?我的房贷你就不能帮忙还了吗?真小气!”
从他那里,我还是学到了不少,每次都爱看,看着特别解气,但是不敢学。而且部分观点还是不认同的,所以正好今天总结梳理了下我的观点。
首先,保险销售的行业口碑差,人家有警惕心很正常嘛:“你们是不是骗子,你们是不是故意卖我贵的。”“你们是不是牛皮糖,粘上了就甩不掉了。”
对此,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写工作心得,用工作量,而非用 title 和光鲜亮丽的照片来 show off。
其实,这个年代根本不需要向用户宣传太多爱与责任,你有血光之灾啦,要买保险啦。当下高知的客户足够多,单独解决客户「怎么买保险」的问题都做不完。
而且,我们不用高估自己的个人魅力。回头看下,其实用户的投保决策是个,政府、媒体、经济、用户朋友圈子的一个合力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顺手推了一把,完成了最后一个环节。
所以起初,我的发心特别重,丢一个单子就会很不理解——为什么我推荐的产品方案更好,你宁愿找他都不找我买。
哈哈后来我才想明白,很多时候,是别人种下的善因,在我们这里结下了善果。我们种下的善因,也会在别的同行那里结下善果,不必介怀。
从商业的运行逻辑来说,确实是只要付出行动,解决问题,满足用户需求,总能收获回报,只是有时会拐个弯。
但是说归这么说,遇到跳单、丢单等情况的时候,作为一个30岁出头的人,有时候还是会上头。
因为林子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比如有那种朋友圈很光鲜亮丽的人,在白嫖你n个小时费心尽力后,在签单的最后一刻,玩起失踪。
看心情吧,有时候作为一个男人,我也会善待自己的乳腺结节,该拉黑拉黑,该删除删除。
当然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资源,完善流程(包括收费、渠道和内容筛选把关等),同时不断修身养性,增加开放包容的心。
其实成年人的世界里,临时叛变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面临无时无刻的诱惑。
而我们能做的,是像巴菲特说的,不花一分钟感受背叛,不要抱有受害者的心态,而是用幸存者的心态,积极拥抱世界。
要积极面对挑战:不逃避问题,而是勇敢地面对它们。要从经验中学习:将困难视为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要感恩: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保持感激之情。要主动行动:不是被动等待事情发生,而是主动去创造和改变。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