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用户对AI总结内容的信任度时有了一个很重要的认知:AI总结的内容很难让用户感受到共识,而人类编写的内容可以。
小红书这几年慢慢成为了旅游内容行业的一匹黑马,有很多人在小红书上找旅游攻略,包括我。我们在小红书上搜攻略时,很少会因为一个单独帖子的正文就决定了整个行程,我们会刷很多目的地相关的帖子,不仅会仔细看帖子的正文,还会看看评论区里“有经验的用户”的回复。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我们是在寻找更多的信息,但实际上,我们是在寻找群体观点中的共识。
从众心理是一种植根于人类基因的底层倾向,当一个人出去旅游时,TA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其他人都去哪里玩?大多数人的旅游是打卡型的,先逛完了大众共识中的网红打卡点,才有心思去追求小众。如果连最大众的景点都没去,很多人会担心回去之后都没有可以跟朋友吹牛逼的谈资。我们对于自己所规划的行程的信心,往往是在浏览了多个反复印证的信息源后才建立起来的。
那有朋友可能就会想,我让AI总结一下“共识”不就可以了吗?这里就又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们似乎更信任那些能够积极参与共识建立过程的信息,而不是接受一个现成的共识。这里的核心不在于总结的内容质量如何,而是AI总结的内容没有“人味儿”。当我在小红书上浏览一个个的帖子时,我能看到作者的昵称和头像,这会给我带来一种很明确的感觉:对面写这段文字的人是一个真实的个体,在评论区,我会感觉到有一个真实的人类在分享TA的观点,这种“鲜活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信任感的根基。在旅游这种重线下体验的场景中,去过那个地方的人的真情实感所传达出的“鲜活感”,远远超越AI,那也就意味着,用户对AI总结的内容的信任度要差几个数量级。
除此之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年也就旅游一两次,每次旅游决策往往需要用户用大量的钱来投票,“信任度”在需要谨慎决策的场景中尤为重要。
当然,现在的各种AI应用正在尝试用各种方式来提升用户对于信息的信任感,比如,Perplexity和Microsoft Copilot 会展示某个观点的信息来源,也会在下方列出参考的文献列表。这里我不会一棍子打死,说这种模式不ok,因为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需要共识。
简单来讲,可以分为两类:事实查询类场景和以经验为基础的场景。
对于总结新闻事件、查询某个编程语言的语法、查询天气预报这种事实查询类场景来说,它其实并不需要共识,只要AI总结的信息足够准确,并且能够列举出信息来源,大多数情况下就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但是,在以经验为基础的场景中,共识就非常重要。小到餐厅、酒店的挑选,大到教育、职业道路的决策,都需要借助大量信息背后的共识来形成决策意见。与其相信一个AI能给予合适的指引,大多数人会选择在真人的发言中探索答案。
归根结底,共识的背后是信任问题,我们会本能地认为,大多数人都认同的东西,大概率是可信的。那么,除了共识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带给人信任感呢?《影响力》一书给出了一些答案,但这些方法是否还适合这个AI时代,或许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