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两年的AI应用层发展,AI在高思考成本场景下的价值已经得到验证,低思考成本的场景呢?
或许是AI技术发展得太快,总感觉ChatGPT的出现已经过了好久。但是仔细一想,距离2022年11月份也就2年时间。2年前,人类第一次感受到,有一种技术,能够以如此高的相似性模仿人类的表达过程,这种突如其来的眩晕感大面积扩散,形成了一种集体眩晕,引起了非常多的宏观叙事。宏观叙事越多,人们越倾向于看转折性的大机会,习惯于开始讲“未来应该是什么样”,而不是“用户的需求可以怎样更好地被满足”。
诚然,跨跃性的技术往往会对很多领域带来降维打击,比如“AI绘画”之于“视觉设计师”,“大模型”之于“翻译”,但当这些AI应用领域“低垂的果实”被采摘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在ChatGPT出现的两年后,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没有感知到AI带来的改变。
AI总结的评论在大多数的购物、团购应用里出现,但用户是否真的买AI总结的“帐”,据我所知,微乎其微。很多应用推出了AI对话功能,就连一嗨租车都推出了一个AI助手,想要帮助用户解答租车中的各种问题,但我们也都很清晰地看到,Chatbot的交互成本远远大于“直接在UI上点点点”,AI在大多数现有业务场景下所带来的便利性,远远不能抵消交互成本的增量,按照俞军老师的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 新体验– 旧体验– 替换成本),用户价值甚至是负的。
我观察到一种现象,AI应用目前在高思考成本的场景中广受好评,比如说总结一篇长文、编写代码、优化文章,但是在低思考成本的环节目前没有看到太惊艳的表现。仔细一想,原因也很明显,在前一种场景中,AI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交互成本的增量。以写代码为例,花个2分钟时间详细描述一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功能,就能在1分钟内得到想要的代码,比花1个小时慢慢去搜Google、写代码成本低太多了。但如果我想要在AI助手中挑个外卖,交互成本远远大于打开外卖应用、点点点几下完成下单。
问题可能不是出在AI上,而是出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高强度思考。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从社交媒体上就可以观察到,各种AI助手类应用的用户主要还是学生和白领,因为他们经常要进行各种高思考成本活动,对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提升自己能力都有比较大的诉求。但如果回到大多数人都熟悉的Super App们涉及的领域(微信、抖音、淘宝、美团等),就会发现,这些应用已经尽可能将用户使用APP的思考成本降到了很低,如果想要基于这些应用做进一层的“效率提升”,恐怕没有太大的空间。
让我们换个角度看,以《创新者的窘境》中的理论,颠覆性科技的发展分为两种,增强(Enhancement)或替换(Replacement)。
在高思考成本的场景下,「增强」和「替换」都在发生,一方面让用户做得更快、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在替代一部分的职业。但是, 在面向大多数人群的低思考成本的场景下,根据前文中的推理,「增强」则显得没那么容易,而「替代」却看到了一丝端倪,比如说Character.ai类AI陪伴型应用,有替代互动式游戏的趋势。
随着模型能力提升,在高思考成本的场景下,AI能做的会越来越多。但是,在低思考成本的场景下,即使AI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会变得如此强大,也要对“拿着锤子找钉子”保持警惕,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探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