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了很多书,却写不出来东西的原因在于,没有把内容当成产品。
大部分内容创作,如今需要迎合的是算法推荐和用户兴趣。
互联网上的内容看似都一样,但是光是根据场景就可以分成四种内容。
比如我之前写过的,关于“内容创作的场景分类”。
第一种是关注/订阅场景。用户关注的核心是“博主名词”,即与博主相关人与事,即我follow的博主最近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对我有什么价值?
第二种是推荐场景。用户关注的是内容带来的奖励,比如获得感、启发感,或者单纯的满足用户的幻想。
第三种是搜索场景。用户关注的是内容能否帮我降低惩罚,比如降低短期的焦虑。
第四种是商城场景。用户关注的是内容能否帮我带来足够的信息降低决策问题的成本。
不同的场景,适合的内容产品,内容形式是不一样的。
以小红书为例,第一种更适合原生态的笔记,第四种更加适合商业化的笔记。
而我们创作的大部分搜索和推荐笔记,都是介于二者之间的。
要么是硬广软文化,要么是原生态笔记商业化。
原生态笔记最经典的形式就是第一人称的故事贴。
搜索场景和推荐场景,则大多数是以“用户词”、“场景词”、“需求词”为基础,通过“Q+A”的结构延展开来的各种帖子。
商业笔记最经典的就是各种类型的测评贴、种草贴。
本质上写作就是做题,不同的卷子有不同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