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刘勿锋
2月前
因为自己走的路,体验不够好,所以就对别人走的路充满了美好幻想。这个现象,貌似在教育场景特别显著。

国内都是走应试教育路线的,这里面有哪些弊端,大家都很清楚,因为有亲身体验。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自由、填鸭式教育、知识与社会脱节、唯分数论、培养的是书呆子……

于是乎,一些人就对西方的素质教育路线抱有极大的期望。在看过一些他们的故事和案例之后,就觉得他们的路线才是人类理想,能完全解决自己曾经遇到的问题。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案例,本身就是别人精挑细选出来,用于论证自身优越性的?如果都盯着各自的缺点去找案例,想必一样能找出来很多,只不过没人在宣传罢了。

基础教育阶段,总的任务应该都是同样的3条。

一是普及关于世界运行的基本常识,属于扫盲。多看多记就能搞定,考试属于最快的检验方式。

二是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数理推理能力的培养。这些没有大量的训练,大概率是无法习得的。只不过在大多数人看来,刷题只是在刷题,而不是在训练底层的能力,也是很可惜的。

三是拿到社会筛选的门票。这是资源分配问题,不是体制问题。不管哪种体制,在这一条上都是一样的残酷。为了高考刷分,要拼命到很晚,但好歹还有条路。可如果要通过做一堆贴金的项目,去拿名人推荐信,对普通人家的小孩来说,就不用拼命了吗?

总之呢,基础教育这条路,任务一样,目的地也一样。一种方案是所有人一起挤绿皮火车过去;另一种方案是各显神通,可以骑车,可以开车,可以高铁,也可以坐飞机。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代价。

不要迷信,兼听则明。

ps. 批判性思考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只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不管你什么倾向,都能在网上找到对胃口的信息,于是偏见就容易被加强。不加注意的话,小到可能买到货不对版的东西,最后只能吃灰;大到在买房投资教育上做出错误判断,最后人财两空。
1429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浴室沉思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