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觉得,如果已经身处一线大城市,纯粹把它当成打工攒钱的地方实在是太浪费了!
选择一个地方工作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除了管理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更要学会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资源。
我才知道深圳的很多图书馆是可以线上订书,快递到家,有些社区健康卫生中心可以用医保弄牙齿、艾灸、推拿、按摩、埋线减肥、甚至美容。很多艺术活动的价格都很低廉,每个周末都有层出不穷的展览、脱口秀、演唱会、舞台剧、喜剧等。各种新品奶茶、烘焙蛋糕,coffee下午茶,随便从一个地铁站下车都能拍到绿荫葱葱的好风景。
剩下的是可以用钱花出消费感的地方,比如高档一点的酒店hotel、餐厅、私密一点的bar等等。
我并不是说这花花世界必须得去体验一遍,而是很多人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后,一毕业就踏上了循规蹈矩的模式人生。我们没有gap year,我们缺少了一个见世面的阶段。
而且过于内卷的学习竞争让很多人在工作后还是惯性保持着两点一线的节奏,不是这个社会把我们困住了,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困在了“女性成长”、“职业发展”、“自我提升”、“第二曲线”、“副业收入”上。
我有段时间感觉周末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学语言看文献搞健身敲代码,就算看视频也得看点有“深度”的。
但是这种节奏的弊端很快就显现出来了,我感觉很压抑,对这个城市的负面感受居多,我常常在深夜情绪化进食,除了没钱,我还发觉我很匮乏。
生活体验不丰富的人其实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会单一,比如工作就是为了攒钱啊,攒钱就是为了过想要的生活啊,那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呢?
很多时候在说到“为了想要的生活”,很多人的大脑就嘎然而止,具像化不出来。
即使听说过,看过,但是没有体验过的东西终究没有感受力。更重要的一点是,你不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想要。
我们常说能力达不到的地方,靠愿力达到,但真相是,很多人愿力也是不足的。
每次男友回来,我们俩都会选择住一个稍微品质高点的酒店,去看线下演出,尝试新的打卡点,摸索些新的东西。
我渐渐地感觉到,当时来的时候是单纯被高薪吸引,现在不想走的理由却多了很多。
转头一看,想好好工作,努力赚钱的愿力在这种“不务正业”的业务生活中竟然被加强了,这就是好好生活的魔力吧,真的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