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重读了《俞军产品方法论》,获得了许多新的洞见。俞军先生在书中投入大量篇幅,深入探讨了他对产品、企业和用户的本质思考,令人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为了更好地分享这些精华内容,我从中提炼出了15个核心要点。希望这些见解能为你带来启发。
俞军产品方法论15条:
1. 世界上不存在等价交换,一定是双方都觉得赚了才有交换(价值是由个体主观感知的)。
2. 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事实,只存在每个人认知里的事实,如果对方认知没到,你也不太可能说服他,帮一个人补齐认知的代价很高(所以只能选老板,不能教育老板)。
3. 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叫「用户」的人或群体,存在的只是需求的集合(都是购物,但是同一个用户去拼多多和去京东,是两种需求)。
4. 企业是为了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无利可图的用户价值,也有其价值,但不是企业存在的目的)。
5. 价值不是由劳动决定的,价值是由使用者的主观效用决定的。每个人的认知不同,需求不同,需求发生的时机不同,其价值也就不同。(在特别着急用车的时候,价格就没那么重要了)
6. 用户能感知到的价值才是用户价值,用户感知不到的价值只是自嗨(比如一些技术概念Agent/MoE/DiT什么的),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都一样重要(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本身也是传递技术的一种媒介)。
7.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对于一个全新赛道的新产品,旧体验是0,用户所感知到的价值要大得多,可以成为一定的领先优势。但这个旧体验为0的时刻,只有真正触达用户才算,如果新产品没有及时做增长,让跟随者靠钞能力拿到了用户的初体验,那就很可惜了。
8. 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之处,是在于“发现市场获利机会”。
9. 用户的欲望是无限的,最好是什么效用都有,但又什么代价都不用支付。但产品不可能无限满足用户的欲望。企业的产品只能满足有利可图的欲望。
10. 产品经理是做权衡的,不是做“设计”或“创意”的。广义的设计,是对整个系统加以改变。无论什么领域,建筑、消费品、在线服务,设计都是要放在系统背景下考虑的。
11. 交易的定义:人做出有意识的行为,为了让自己的状态变好,需要付出代价。
12. 技术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技术必须被应用于产品,只有产品被交易后才实现了价值创造,只有交易量大才能创造大量新价值。
13. 最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手段通常是信息相关,这就是信息科技产品改变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原因,也是互联网公司市值高的原因,它们的产品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14. 人间第一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相对价格=(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效用组合。降低成本or提高效用,都可以导致相对价格降低。
15. 产品经理的职业特点是,产出不是靠人多,主要靠决策质量(有些大厂有一种方法论是做一堆产品赛马,这很科学,但在创业公司不成立,创业公司没有那么多飞镖)。
十五条要点,只是个引子,不可能完全表达全书的思想。
如果对这些摘要感兴趣,或者想看摘要背后的推导过程,可以看看下面我从书里选出的精彩的原书摘要。
万字的摘要地址:
mp.weix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