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于如何学习数学的观点我特别认同。理解数学不光是对于学生群体有用,对于成年人来说也价值非凡,因为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个人在求学时代,成绩最好的学科就是数学。小学时拿过全国奥数三等奖,中考数理化都是接近满分(只差1分、0.5分这样),高中几年模拟考数学成绩从未低于140。当然,最后高考考砸了,倒数第二道18分的大题当时怎么都做不出来,最后只考了132。
我学数学的方法很简单,别人忙着做题,我抄书(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抄书)。每逢考试前,我就把数学书抄一遍,尤其是那些公理的证明题。
其实数学书上的例题都特别简单,但是这些例题的精华是,它告诉你那些公理、公式都是怎么来的,如何推导,为什么要这样推导。
你边抄边思考,数学书本是如何思考数学题的。这样你在做题的时候就很容易找到思路。也就是文中这段话的观点:“结论不重要,结论背后的推导过程和来源更重要”“题目答案不重要,怎么才能够想到这个答案,背后的逻辑很重要”。
大学时代我就弃理从文了,工作后干了十几年广告人。广告是个创造性行业,追逐直觉、灵感、人性洞察、灵光一闪,与严谨、理性的数学看似差着十万八千里。
但是当我在学习广告时,看到那些拍案叫绝的创意和策划Campaign时,我常常想起我学数学的方法,我不会只感叹这个创意真牛啊,而是尝试把自己代入进去,去理解想出这个创意的那个广告人到底是怎么思考问题的?他怎么想到的这个创意?使用了什么创意方法?广告业到底有多少类创意,多少种方法?这个创意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如果我按照这个思路、方法和逻辑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用在我自己的项目和业务上,那我也能想到拍案叫绝的创意吗?
这种思维方法帮助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