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Yibie
2月前
作为多年的笔记爱好者, 文字工作者, 我逐步体会到一些 "反常识":

- 直接保存, 几乎是无用的.
- 直接摘录, 几乎是无用的.
- 直接复制, 几乎是无用的.

背后的原因是, 简单的搬运, 只是增加了资料, 而忽略将资料的再加工. 还记得这个经典的层递关系吗? 资料 -> 信息 -> 知识 -> 智慧.

Zettelkasten 方法总是强调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总结, 要经常回顾过去的笔记, 增加笔记与笔记之间的联系, 从方法的角度, 它起码提供了 4-7 次信息加工的机会.

即便如此, 市面上讲述 Zettelkasten 的文字或视频, 总沉迷在介绍双链的狂热中, 陷入到直接资料保存的误区里 -- 基本上忽略了 Niklas Luhmann 通过海量文献笔记处理资料的方法.

我引用一个数字, Luhmann 留下的 90000 多张笔记卡片里, 10000 多张是文献笔记.

Luhmann 那令人惊叹的高产, 来自夸张的资料处理数量, 而这背后, 是他处理这些资料时体现的高效, 也就是文献笔记的制作.

Luhmann 有一个习惯, 是一边读, 一边记文献笔记. 他的书或者资料, 没有划线, 没有边注, 非常干净, 就好像没读过一样. 每一个文献笔记, 基本上是一份资料的索引. 只在必要时候, 他才会摘录书中的原文.

不过, 当我了解科研人员的制作文献笔记之后, 就发现, Luhmann 的文献笔记几乎和一般的科研文献笔记是一致的. 也是用自己的话注释, 同时记录这句话灵感在论文具体的出处, 等以后有机会再深入阅读.

换言之, 文献笔记这种方法, 是兼顾了效率和深度.

在没有必要对一份资料深入了解时, 用文献笔记记录要点(不是重要的内容, 而是对自己有用的启发); 等有必要深入时,再通过文献笔记快速找到对应上下文, 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不用浪费时间重头再读.

除了坚固效率和深度之外, 文献笔记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非常容易分辨存量信息和增量信息. 已经为类似概念, 重点做过注释的, 就是存量信息, 下次再另外一个资料里遇到, 就没有必要进行注释; 反之, 完全没有了解过的概念, 数据, 就值得添加注释, 记录出处. 让新知的发现变得更加容易.
1336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笔记交流站

6550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