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马瑞莎
6月前
我是如何在36岁实现提早退休不上班的呢?(2)

为了后面看到的朋友能保持连贯性,(1)的链接我先贴上来

m.okjike.com

☀内部创业之路:从销售到商务总监

2020年3月加入新公司后,当然一切又都得从头再来,再次以资深理财师的身份又开始了我的打单之路,两个月拿了Top2的业绩奖后,我内心又开始无比的煎熬,感觉自己一直在重复本就擅长的事情,机会成本很高,所以开始纠结要不要看其他机会,也担心干的久了再换工作,简历不好看。
事情很快有了转机,2020年口罩期间,短视频平台日活爆发,隔离期间我也会在家里拍一些理财视频玩并发给好朋友点评,跟我一起加入新公司的前同事也是我的好友正好在中后台部门,得知公司要做短视频就赶紧让我去报名,就这样机缘巧合之下我做起了公司的主播,专注保险和理财知识的科普。当然这件事也很快能让老板关注到我。
在纠结走还是留之间我选择了去毛遂自荐,看看公司有没有其他业务可以做?毕竟上一次跳槽就是看中公司是综合的财富管理平台才来的,如果可以留下也想尽量多的探索一下其他业务。
知道老板有晚上加班的习惯,有天工作日的晚饭后,我打印好自己的简历,紧张的敲开了我职场贵人也是我前老板办公室的门,看我拿着简历支支吾吾站在门口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时,他就直接找了个白板,开始跟我描述新业务蓝图,具体的愿景就是:给一些刚起步需要流量和系统赋能的工作室或小公司提供B端服务,我一听这个方向没问题,正好我前司就需要这种服务。
也因我刚和师妹创业了4个月,脑袋里对创业有非常多疑惑的点:关于怎么做营销,怎么控成本,怎么做激励,怎么算具体投资收益等都未解开,也需要再梳理下自己在具体业务里的商业思维(而不仅仅是会干销售、带销售团队),所以我愉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并转岗成商务总监,开启了我一个人的内部创业之路。
凭借着公司本来就有的获客优势及智能规划系统开发的支持,以及我用原本在行业内的人脉资源去拓客,在公司没有给更多资源的情况下,招了一个实习生当助理,通过一年的努力,从0到1搭建起了新的B端业务并实现了稳定盈利,当时这个业务还差点拿下腾讯旗下一家科技公司5000万的融资。对于这个业务我自我评估还是做的不错的,因为当时市场上同样做这个业务的公司大概要花20个人才能做起来这个业务。在没有投入更多资本,仅凭自己对这个业务的理解,以及想要继续探索创业这件事的好奇心,就获得了投入产出比巨大的回报。不论对我个人还是公司都是双赢。
中间还有个很有趣的故事,记得某个周五晚上我在公司做PPT,因为跑一个多月业务了,每次客户问有没有材料介绍我都没有,就想着平时要见客户也没时间去做这件事,正好趁着周五大家都下班回家,就可以一个人很专注的做这件事。
正好我当时的老板可能出去聚餐回来公司还是自己也加班准备回家什么的,就来办公区巡视一圈,在我自己都没注意的时候,他看到我还在工作,就简单打了个招呼,没到5分钟他又返回来,问我为啥还在加班,我回答道:我想把这个业务的对外宣讲PPT做好,但一开始就停不下来,当时我才看了眼时间,才发现都快晚上12点了,办公区就我那块还亮着灯,其他同事都走完了。。。。(所以我是一个很容易自己想做某件事就上头的人)
然后老板就奖励了我一副airpods 的耳机,他可能看到我办公桌子上散落着苹果的有线耳机吧,我虽然有点懵,但还是很开心,后面想想可能当时我拿的工资并不高,却还能在周五晚上这么拼命的工作把老板感动了吧。
在做这个B端业务的同时,我每周会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拍科普视频,没想到2020年5月---2021年5月,这一年时间就在抖音上获得了100万的粉丝,赶上红利期“素人”真的很容易变“红人”啊。

💎进阶故事: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2021年6月,当时我做了一个财务模型,测算后发现2B业务可以赚钱,但没法做太大,加上当时互联网保险行业从政策上来讲也不是大力支持,我隐约觉得如果继续做下去可能并不会有很大的回报。做这个业务一年多时间,从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从验证自己的商业思维上,我都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所以就开始看新机会。
正好这时有猎头挖我做一家上市公司的某个业务板块的负责人,我评估了一下,既然以前的工作都在上市公司和国企,那换家大公司提高下自己的待遇也不是不行,所以很快我就做了决定,准备离开,虽然这次跳槽可能会离我想要的投资行业远一些,但互联网保险我折腾了好几年,也积累了业务经验和人脉,足够支撑我去新平台开展新业务了~
如果没有后面的故事,2021年7月开始我应该就在新的公司新的岗位开始新的探索。但冥冥当中,上帝可能并不希望我放弃30岁的梦想,我们分管基金业务的老板知道我要离开,提供了新的机会,去做资管业务的销售。
在我拒绝的时候,公司让原本要给我安排的销售老大找我聊了一下,我明确表示我要离开的态度,但在这种时候事情依然出现了反转!因为我们还真聊出来一个我感兴趣的职位,这次我开启了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模式,请他帮我沟通和老板再次面试的机会。
这次面试我跟老板说明了我想做内容中台的意愿,并且探讨了一些可能会在工作中出现摩擦的小细节,还有我期望的薪资,本来在公司的last day,最后变成了我的内部转岗,也命中注定的来到了我2018年换行时内心期许已久的投资领域~
之后的故事就比较平淡了:一边做资管品牌,一边和研究员探讨将投研内容做成合规的短视频推送,这个过程让我积累了一些如何看公司和看估值的研究经验,反正不懂就有研究员同事可以交流和学习,也算边工作边学习价值投资。
做内容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两次升职,带着组建的团队打了好多次胜仗,虽然可能都要以熬夜加班为代价,但都乐在其中。我还记得有次采访公司股权业务的老板,他提到了一句: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听他讲之前,这句话我看了无数遍,但都没有当时听他说出来的那一霎那的顿悟:反观在互联网保险行业似乎我一个人都可以走很快,但当我转岗到资管部门,我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并不断在各种磨合中配合老板把产品业绩做起来,我能明显感觉到个体的努力和团队作战的区别,因为团队作战会搭建一个市场化的业务出来,只要大家能让这条船顺利的往前开,那这条船就是大家的庇护所,这就是我理解的为什么一群人可以走的更久。当然这里反过来讲也可以理解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要想继续在这艘船上也得持续创造价值。
转岗后我依然做着保险理财科普主播,这次一年的时间又在小红书积累了100多万粉丝,加上公司本身也算头部的机构,就达成了不错的业绩。
这一切都在朝着我30岁转行后期待的方向走着,直到2024年。

⭐投资是一个人的修行

2021-2024年3年多时间,在成长的同时,我也见证了金融行业的变化,比如股权IPO收紧,比如大A无数次保卫3000点,比如保险行业预定利率持续下滑、比如四大行一再下调存款利率,也看到了00后们的毕业即失业,以及35岁互联网打工人被毕业的各种新闻,讲真的此刻做出辞职的决定,对我来说肯定也不容易。
作为证券投资的小白入行,除了工作期间当编辑,配合项目部帮我们的用户筛选合适的投资内容,这3年时间我也恶补了自己的投资知识,一点点去啃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原则》《哥大的价值投资讲义》《手把手教你读财务报表》等等投资大佬的书,从一开始看书的时候很容易看到财报部分就弃读,然后一个个从百度查财务报表上的专有名词,就这么日复一日的坚持,直到今年我突然发现财务分析开始进入到我的舒适圈了,而且我根据一些我学到的方法选中的股票,最后也产生了投资业绩也慢慢积累到自己的账户中。
这时候我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到这个新世界之前,我所从事的行业有医药,能源,金融,教育等,而这3年的学习和投资实践,逐渐让我筛选出了曾经所在的行业里的一些上市公司并持有,继而获得不错的收益。不说赚多少钱,而是这个过程我发现自己拥有把知识和经验,通过二级市场转化成财富的能力。
不过大A总归牛短熊长,想要再继续精进投资能力的话,还有很多的书要看,很多的策略需要去学习和验证,而我本职工作做的是运营相关的工作偏多,如果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好像进度会慢很多,所以我又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回家当全职太太?
一方面可以照顾家庭,因为paul哥现在每天工作也很忙,而我习惯早起,他回家的时候我都已经睡着了,如果等他回家,我第二天上班又会很困。
上个月的一个周天晚上,我挤脸上的痘痘弄的脸很红,等到周三晚上睡觉前,我跟paul哥聊天,他抱着我说话的时候问我:宝宝,你怎么长了这么大个痘啊?我听完心里觉得又好笑又心酸,两个工作狂的日常生活似乎都变的不是很正常了。。。
另一方面,如果我想全职去做投资理财,目前的学历和履历都很难达到市场上的要求,那自己独立去思考和研究,并打理这些年的积蓄应该也算一个不错的出路。
在想到并知道之后,还差了一个做到,评估了一下家里的财务情况:目前我们没有太多负债,还有几套房在收租,加上我还继续兼职主播(这个身份无论怎么变岗位我都一直做,好像是有种天然的使命,就想去做理财科普,并通过互联网传播给有需要的人,这就是我喜欢的劳动),日常开支肯定是可以覆盖的,本身我们也没有追求要过奢侈的生活,过舒服一些肯定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和paul哥沟通完,给他看了下我给自己列的时间表,他说了句:完美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提前退休:实现自由人生

10 月份我将迎来我的36岁生日,退出职场后,我将专注于我热爱的主播、阅读、投资、写作和瑜伽上面,也准备花更多时间来陪伴家人。
回顾这6年多的时间里,每一次转岗都意味着要从头开始,而每一次从头开始都会让我压力倍增且焦虑不已,有时候我也时常会怀疑自己这样的选择是否是对的?
但每当感到迷茫时,我都会告诉自己,30多岁依然年轻,想做的梦还有机会去实现,不要轻易就放弃,坚定去走就好了。直到今年回头看,发现自己想要的竟然在不经意间已达成,也深刻体会到什么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写这篇文章主要记录自己30岁才转行来到金融行业的奋斗历程,也分享下我内心的挣扎与成长。实现提早退休和自由人生并非易事,但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我的故事能为你们带来一些启示和鼓励,晚安。
2553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职场那些事儿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