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携隐Melody
3月前
我最近好喜欢说fake it until make it。

我发现很多人对于改变自己的长期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有一个迷思,就是觉得一定要先改变认知,才能改变行为。比如,我很焦虑,影响了很多事情的执行,怎么能变得不焦虑?我很自卑,导致不敢争取任何机会,怎么能不自卑?

大家想不到的是,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很多时候是一个死局。

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原理。

☀️ 第一,不健康的认知并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也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它必然有一个成形的根源。

这个根源往往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创伤,更常见的说法就是原声家庭创伤。自卑也好,焦虑也罢,甚至是路怒症,都有一个原声家庭创伤的根源,CPTSD的根源。这些「发作」时刻,其实是当下的事件触发了童年创伤的闪回时刻。

换句话说,它是发作,不是个性。自卑、焦虑、无法控制的愤怒、逃避,都是发作。这样去理解,就可以把这些发作跟自身剥离。我们不会拿自身的疾病发作来定义自己,对吧?比如一个从小就有哮喘的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可能会说我患有哮喘,但不会定义自己说「我是一个哮喘的人」。

理解到这是发作之后,就能理解为什么先从认知改变是一个死局。你不可能通过内省、改变思维,就神奇地摆脱某种疾病。你想要摆脱疾病的发作,你就要去治疗。在这里,要治疗的就是原声家庭创伤。病根不除,症状是不可能消失的。

☀️ 第二,认知并不是只能通过内省改变,行为能带动认知改变。

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并不是个单行道。改变认知可以改变行为,反过来改变行为一样可以改变认知。事实上,认知就是行为的所有数据汇总在一起形成的一个预测模型,行为就是这个认知模型指挥下的反应,它们是同一个模型的两面。

所以,当改变认知很难(疗愈原声家庭创伤往往是很漫长、艰难、复杂的过程),就应该反过来先改变行为,让行为自然去带动认知的改变。

比如,你很自卑,要去掉这个自卑心理(也就是创伤的不断发作)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由于短期内去不掉,不断发作只会不断累积出更多自卑经历,从而强化自卑数据库。此时更有用的是,挑战自己去走出反自卑的一小步行为。你因为自卑而不敢去做的事情中,总有一件,或总有一个小步骤,是你可以鼓起勇气去做的。直接做就好,哪怕心里自卑的要命,要装作不自卑去行动。

Fake it until make it,就是通过行为,累积正面的数据。随着这些经历的增加,大脑的数据库逐渐发生了改变,于是预测模型开始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积极,慢慢就make it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都会觉得自己在fake(假装)。没关系,不要有内心感受不到自卑才叫不自卑的迷思,最关键的其实就是行为,你行为上装出不自卑的样子,硬熬过fake的过程,终将到达make it的结果。

Fake it until make it的适用范围很广,不限于原声家庭创伤类问题,也可以用来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比如,觉得自己是个差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就fake成一个好学生 模仿好学生的习惯和反应,包括对自己的成绩充满信心,有配得感,喜欢跟老师交流更难的问题等。过程再不舒服,再尴尬都要忍住,硬熬过去,总有一天,你不知不觉就会变成一个好学生。

积极的自我对话是同理。无论你内心是不是真的乐观,你要假装乐观,然后积极地安抚自己:没事的,我们可以处理,车到山前必有路,一点点死磕总能解决,等等。fake这种乐观,直到大脑在重复中,建立了一种「遇事积极冷静」的反应回路,你就会make it,真的变成一个乐观冷静的人。
2882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今日金句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