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喝鹅何说说
7月前
关于共识的错觉

近期做的事情上一阶段在收尾,也刚开启了下一阶段的计划,这个月还要再去趟美国。

回顾近一年从传统行业到AI的转型和实践,挫折颇多,收获也不少。还结了婚,人生规划的重心也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家庭。

不到一年的时间,折腾了好多事,开了好多题,迅速试错及时得到反馈,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明晰了我们这个小家的方向。

今天和家属又一起约定了彼此的健康目标。看着身体指标的一些预警数字,忽然生出好多感慨。

作为习惯了混迹在社交平台上交换观点的我们,常常希望在一个个点赞评论转发中建立共识,但那是一种共识的错觉。

没有人和你走完全同样的道路,你不知道这个人声称某种观点的真实意图是什么,ta只是在通过影响你实现ta的目标。而那大概率不是你的目标。

可怕的是,有些人就没有具体的目标。20多岁上进的年轻人,脑子里只有进攻。过了30岁才开始意识到,不光进攻,我还得防守了。

我之前常常和朋友分享陆奇几年前接受晚点采访时的一段话。晚点问他对20、30、40岁的人各有什么建议,他大意是说20岁要快速试错,35岁要做出代表作,40岁之后要有自己的舞台。

这些都好理解,我当时唯独不解30岁的答案。

他说“30岁你要让自己可以走得远,建立一个核心支撑体系能让你走得很远。这个体系包括你的身体、你厚实的家庭基础和几个志同道合你可以信任的朋友。”

当时我想着,30岁的关键词不应该是冲锋么,身体、家庭、好友是什么意思?

后来才意识到,很多你20岁时习惯的东西,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都是天塌下来个子高的替你顶着。

原来陆奇是在建议,从30岁开始建立一个风控体系。

当我真正理解并践行这段话之后,就没那么纠结共识,fomo少一些,社交少一些,话也少一些。

We don’t live in the illusion of consensus.
We live in reality.
01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即友日记本

321806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