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兔撕鸡大老爷
29天前
我觉得中国房市正在大变革。

新生儿锐减,就业率缓降,不婚人群扩大,存量房多,老破小接受度变低,中产置换能力减弱,低物欲,哪一个不是趋势?

这几年彩礼跟着房价上涨,部分城市已经达到了一套首付的价位,意味着男方想结婚,得背房贷彩礼贷,中小城市结婚成本全款130万,找银行贷的话30年本息250万。

我知道的一些年轻人结婚,彩礼是找亲戚朋友借,特别是找那种不婚的借,能够晚还...

结婚这件事,成了评估男方一家人的信誉价值上限,新生儿不可能再有增长,二胎三胎政策效力有限。

步入30-35岁以后,不婚主义者陡增,现代离婚率已达39%,不降生活品质成为第一要务,这些人寡着寡着,手里反而有存款了,有近半北上广漂选择在郊区买房,他/她们率先脱离了对学区房的渴求。

郊区的远大新,要比老破小香,以上海举例,郊区整房价格是内环老破小的1/3-1/10,面积翻倍,只有一个缺点是通勤远,但富余的钱可以买一辆二三十万的车。

通勤时长,导致这波人有社交疲软,明明很有财务规划能力,却逐渐跃过了最佳生育年龄。

当晚婚,难婚,不婚,独居形成风潮。
幼儿减少,学区房崩盘,几乎成为定局。

老破小转手需求大幅度削减时,想置换改善房/大平层的中产资金就乏力了,上游的豪宅也会相应跌价。

房产价值从来不因为一个人/一家人/一类人的需求,而单独定价。

有一些大V认为2027年就能止跌,我觉得他们肤浅了。

事实上,未来的中国人会逐渐适应远大新,小红书让许多人爱上了小院子。当独身主义盛行后,还是能消化一些存量市场,特别是50-70平左右的,内环泡沫破灭后,有一些楼盘和二手房的房价,会专门应对这批寡王一人居的需求而改变。

松开限购,人才公寓“上新”,更像是在有序的促进生育率。

多地有房,一城多房,不买房只租房,旅居等生活方式,都会被普通人所探索。
13377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浴室沉思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