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携隐Melody
1月前
本周推荐一本《好情绪养成手册》。

我看完才发现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居然叫《A Manual for Being Human》,这不就是人类使用说明书嘛🤣。跟《纵横四海》撞主题了哈哈哈。

跟《纵横四海》的分类不同,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从心理学角度,把人的成长分为好几个阶段,详细说明每个阶段可能发生的问题,这样来做说明的。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养成系指南。第二部分,是针对已经形成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我很喜欢这本书,虽然很多人读到前面可能会觉得有点无聊 它写的很细。但正因为它写得细,它才更实用。我看过很多心理学的书,大多数在阐述问题形成原理的时候,还是集中在原生家庭。也有很多书提到,原生家庭是广义的,包括影响很大的老师、亲属等。但还是很少有书,能尽量细致地囊括有可能伤害到我们的所有因素。

缺少完整的影响因素,会让人在对自己问题的追根溯源上,看不清全貌,看不到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影响,从而陷入困扰,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有很大的问题。

比如,一个人出生在经济宽裕的家庭,父母事业成功但也非常爱自己,从小上私立学校,长大想出国出国,想继续读书就读书,想工作就挑自己喜欢的工作不用计较薪水,这么顺的成长环境,而且有爱,除了可能傻白甜之外,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吧?

但是这个人有很严重的无法说不的心理问题,严重到被这些无法说不的无理要求吞没,严重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跟她提出很多遍,她也无法改变,只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越陷越深,问题越滚越大。一开始我觉得非常疑惑,这个很明显是CPTSD了,但是什么造成的呢?父母很爱她啊。再追问下去,发现她遭遇过校园霸凌。也不是身体上的霸凌,也没有特别严重,就是排挤欺负。

无独有偶,我接触到的另一个朋友,也遭遇过校园霸凌。她的情况跟前一位相反,父母各自有一些问题,所以她的自我疗愈重点也是放在原生家庭。但随着接触日深,我越来越发觉,其实她的很多行为模式,尤其是防御反应,是被校园霸凌的经历触发的。

在《好情绪养成手册》中,就会特别列出,进入学校之后的阶段,需要主意的心理创伤因素,其中就包括了校园霸凌。也就是说,这本说明书,是告诉我们:幼儿在家里可能遭遇什么,到了上小学了,进入学校了,可能遭遇什么;到了青少年时期,荷尔蒙变化了,可能遭遇什么,等等。

除了校园霸凌,社会风气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创伤因素。比如,如果在十几岁少女时期,接触到的风气是对容貌极度推崇,就容易引发容貌焦虑,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中留下创伤(总之成年前心理真的很容易创伤)。追星要是追的不健康,要是陷入粉圈那种颜值即正义,忽略一切其他的气氛,就很容易造成这样的创伤。自媒体平台大量制造轻易的成功,也会造成焦虑,也是创伤。

这就是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创伤并不只来自原生家庭。不同年龄阶段,可能造成创伤的主要影响力是不同的。这本书能带着我们回顾父母、亲戚(是的这本书特别提到了亲属的影响)、学校、老师、同学、社会等各方可能造成的影响,就比单从原生家庭找原因,要全面细致多了。

找完原因,知道是什么经历造成自己今天的创伤后,后半本书则提供了各种全面的疗愈方法,真真是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写的😅。

这本书不但适用于觉得自己有心理创伤的人,也适合不觉得自己有大问题的人,因为人长大真的很不容易,过程中总有磕磕碰碰,即使没有留下严重的伤口,也会擦伤、撞青、留下疤痕。通过这本书,理解原来这些都可能或多或少伤害过自己,都影响了今天自己的行为模式,真的很有帮助。

推荐大家都读一读哦~
839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读书会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