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简单并快乐的Neo
1月前
最近发现我的笔记体系非常混乱,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准备重新整理一下我的笔记体系。

目前存在的的问题:
1. 笔记分类体系混乱,且散落在各处,记录和阅读都不方便:笔记、收集的资料分散在多个平台,并且同一类型的笔记也存在多个平台,记笔记的路径长,要想记到哪里;查看笔记的路径也长,不容易找到。
2. 笔记的复用性差:大部分只是收藏起来,甚至没有再打开过。没有从收藏的信息中提取出可以复用的经验。

目前记录笔记的平台:语雀、WPS、Obsidian、滴答清单、flomo
目前的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即刻、知识星球、知乎、得到、微信读书、网页、小报童、飞书

首先梳理自己的笔记类型以及将来会做的一些笔记,然后重新对笔记库记录的内容分类,以及之后存放不同类型笔记的原则,最后是自己笔记存储的方案。

目前我的笔记类型:
1. 专业课程的笔记
2. 编程相关的笔记
3. 论文笔记
4. 兴趣爱好(健身、收纳)的学习笔记
5. 阅读笔记(书、公众号、得到)
6. 英语学习的笔记
7. 找工作的面试笔记、相关的复习知识笔记
8. 从各个平台(知识星球、得到)收集的一些资料笔记
9. 账单笔记
10. 复盘笔记(工作、阶段、科研)
11. 日记
12. 计划的笔记(自身的规划)
13. 视频、讲座、分享的笔记
14. 100 个系列
15. 自媒体文案

目前我收藏的资料:
1. 论文
2. 电子书
3. 自身的信息(证件照、证件信息的电子版、密码)
4. 相关项目的信息(科研项目、毕业论文)
5. 各个平台(微信、即刻、网页、知识星球等等)的的收藏信息

将来可能有:
1. 科研项目笔记
2. 项目进度笔记
3. 每天做了什么的笔记
4. 项目代码

笔记库分类:
1. Obsidian-技术类:课程笔记、编程笔记、面试笔记、科研项目笔记
2. Obsidian-知识类:兴趣爱好笔记、阅读笔记、英语笔记、各个平台收集的笔记、分享笔记
3. Obsidian-人生之书与问题之书:提炼后的阅读、思考、摘录的汇集处(from @ChatV
4. Obsidian-自我管理:计划、复盘、日记
5. Obsidian-项目类:自媒体项目、业务项目
6. WPS-资料库:从各个平台收集的资料、账单笔记、100 个系列、论文、电子书、自身信息、项目相关文档
7. Github-代码类:业务项目代码、科研项目代码

笔记同步需求:
1. 电脑端写、手机端可查看:Obsidian-技术类、Obsidian-知识类、Obsidian-人生之书与问题之书、Obsidian-自我管理、Obsidian-项目类
2. 电脑端/手机端均可写和查看:WPS-资料库

准备的解决方案:
1. 笔记统一记录到:Obsidian
2. 资料统一收集到:WPS
3. 临时记录:滴答清单、flomo、备忘录、微信
4. Obsidian的仓库都存储在 iCloud 中,并且将根目录用 WPS 的同步盘进行同步(方便以后在 Windows 系统使用)。
5. Obsidian中笔记需要引用的文档资料(存在 WPS 中),用WPS 中对应的文档链接来表示。

原则:
1. Obsidian主要记录写的笔记,WPS 主要保存相关的文档,GitHub 保存相关代码。
2. 所有的笔记按相关程度分文件夹,其他分类用标签来表示。
3. 每周一次,将各个平台收藏的信息整理到 Obsidian 和 WPS
3542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笔记交流站

4577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