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MrCoffeeTalker
1月前
研究除霉 10 天后,我希望早点知道的 7 点

1. 如果在家经常打喷嚏,要提防霉菌

现在租的房子住了一年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卧室经常鼻子痒、容易打喷嚏。起初以为自己是运动少免疫力下降了、容易对灰尘螨虫一类的过敏,后来才发现是生活区域有好几处地方发霉了。

如果你生活在南方潮湿地带、在家又经常打喷嚏,最好打个手电检查下空调、身边的木质家具阴暗处,说不定就会找到危害健康的霉菌。

2. 看着干净不等于真的除霉了

对于家里的粉状霉菌,毛巾沾水一擦通常就不见了,但实际上只是擦掉了霉菌的头部,透明的菌丝依然留着,过段时间还会长出来。

看上去擦完了很干净,但不等于除霉了,要除霉,不要指望水沾一下就能擦掉,要用就用除霉剂。

3. 除霉剂不是到处通用的

这几天在小红书刷了不少除霉的笔记,看到很多人一言不合就上 84,墙面和浴室除霉确实可用,但其他地方则不一定。像浴室除霉剂,就不推荐用在木材上,因为容易损害木材结构,最好根据情况选择。

我目前实践过的 3 种除霉场合:

- 浴室(地板瓷砖、接缝、墙面):花王除霉剂,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除霉效果强且带漂白,要避免长时间接触金属

- 木质家具:75% 酒精或次氯酸消毒液,中性和弱酸性,不易损伤木材。我在发霉的木把手上测过浴室用除霉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氢氧化钠),能除霉,但木材也严重开裂了,如果用在家具上不敢想会怎么样,测试效果见 m.okjike.com

- 空调:我找了京东上门的除菌洗服务,涉及到拆装、高压水枪冲洗等,清洁时也会喷洒除菌剂,让专业的人来做会更好,比较省时省钱,清洁前后对比 m.okjike.com

4. 除霉剂不要对着霉斑喷

这是我在给床背面除霉时踩的坑,因为用的消毒液包装是喷洒式的,我习惯性的对着霉斑喷了,事后看除霉公司的教程时,才留意到这样是错误做法,因为喷出的气流会帮助霉菌孢子扩散,为霉菌的复发埋下隐患。

推荐的做法,是事先将除霉剂喷在清洁用的布上,再用布去擦拭,这样没有气流的扰动,也能清理得更干净。

5. 霉菌严重时,口罩最好用 N95

我不知道其他同龄人怎么样,我遇到头疼的生活难题时,比较倾向于自己撸起袖子就是干,但自己挑起担子是一方面,防护也要做好。

除霉期间要防的主要是两个,一是除霉剂,二是霉菌孢子。强力的除霉剂往往要用到刺激性的强碱、含氯成分,这部分可以参考除霉剂的注意事项做好通风、戴手套口罩等。

对于霉菌孢子的防护,我之前用的是普通外科口罩,但这几天查了下相关资料才发现,我更应该用 N95。

原因在于,霉菌孢子的直径在 5 微米左右,N95 设计上可阻挡 95% 0.3 微米以上的颗粒,而普通外科口罩,只能阻挡 30% 0.3 微米以上的颗粒(参见医用外科口罩技术标准 YY 0469-2011)。

如果你自己在家做除霉清洁,面对发霉严重的区域,安全考虑最好还是用 N95,前不久杭州就有因为防护没做好给柜子除霉患上霉菌性肺炎的。wsjkw.hangzhou.gov.cn

6. 除霉只是第一步,后续的防霉同样重要

自己做除霉,爽的一点就在于能亲眼看见清洁后的效果,但除霉后并不意味着结束。

只要还有人在活动、空气还在流通,就会持续有新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输送,一度除霉过的区域时间长了也会再次发霉,为了延缓下一次大费周章的除霉,最好也做些防霉措施。

我目前用过的、在用的防霉方法包括:

- 给重点目标除霉,所谓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对发霉重灾区,如果不把霉菌除干净又会扩散到除过霉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我要陆续做浴室、木质家具、空调的除霉,这些地方是家里最容易长霉的,如果重排优先级我觉得是「空调 > 浴室 > 木质家具」

- 降低湿度,买了台小米除湿机,家里湿度控制在 60% 以下,这样基本能抑制霉菌的生长;我选小米主要考虑的是可以米家远程控制、便于人不在家时控制除湿,除湿容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居住区域面积来选

- 使用防霉剂,在浴室用了狮王的防霉烟雾,门关紧熏一段时间后,可以给浴室整体上个防霉 buff,延缓发霉的速度(m.okjike.com)。日本那边的品牌还有不少防霉产品,可惜国内能买到的比较少、本土品牌也没有多涉足这块,比如木质家具的防霉剂(不是防霉漆)

- 勤丢易腐垃圾,做饭的厨余、外卖的食物饮料残留都可以是霉菌的温床,我现在满足 3 个条件之一立即扔垃圾:垃圾袋满了、有异味、一天结束了,不给霉菌安稳发展的机会

- 定期给下水道除霉,厨房水槽和浴室的下水道,也是易发霉但不易留意到的地方,洗碗的食物残渣、洗澡的皮屑毛发都在给霉菌送养料;水槽除菌我现在在用花王的厨用泡沫漂白剂「キッチン泡ハイター」,喷到水槽管道里后等 30s 再用水冲 30s;浴室下水道除菌,我目前是用疏通剂时顺带除了,后面准备定期用花王的下水道清洁粉末

7. 不出门上班,更需要关注霉菌

最后这一点,其实是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后才发现的。

当我离开了朝九晚十的工作,开始有更多独居在家的时间,我没想到的是,霉菌的暴露程度也显著提高了。

以前天亮就出门上班、深夜才回家,家里就算有地方发霉了也接触不了多久。而且大部分就餐都是在外解决,家里除了周末叫外卖和工作日吃夜宵,除了空调浴室以外,没多少利于霉菌生长的环境,霉菌的发展速度也不会很快。

但当我离开了工作,为省钱开始学着自己做饭,家里的生鲜食材多了。做饭频率上来,厨余垃圾更频繁产生了,烧水做饭的影响下,湿度也更长时间处在高水平。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霉菌的发育速度更快了,我和霉菌共处的时间也显著变长了。

我一开始还只是零星的应对下下水道堵塞、马桶清洁,并没有在意霉菌的生长情况,直到不知不觉间浴室已经变得难以忍受,在卧室呼吸也开始愈发的不适,我才是意识到该除霉了。

都说现在就业难,如果有朋友也是开始在家里待得更多了,务必关注下身边霉菌的情况。

生活是自己的,健康也是。
3060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家居生活指南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