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杨昌
2月前
刚毕业那会儿,我眼界特别窄,经常陷入一种类似“资格论”的怪圈。

1、

一方面,我几乎不加思索地认为:

只要迈过自媒体和畅销书们渲染的某些门槛,取得某些资格,就一定能成功。

比方说,考了好大学,就有好工作;进了好公司,就有好前程。

另一方面,我又时常担心,如果自己没有取得某些资格,就将一事无成。

更可怕的是,经常因为没有“资格”,就 PUA 自己说“那我活该不行”。

或者,面对一些机会/挑战的时候,本能地想:我这个门槛之外的loser,注定失败……

2、

后来是随着经济形势的急转直下,我才开始意识到:取得资格的人,似乎也不再能获得“成功”了:

昨天的天之骄子,一夜之间变成了“985废物”;之前的名企员工,突然就成批“毕业”了。曾经获取资格的努力,变成了徒劳的刻舟求剑。

但当时,我却在想:要不要再争取点新的资格呢?比如文科生转码,我拿到程序员资格,就不会有问题了吧?

可还没等到我开始付诸实践,就看到:很多技术人员,也被裁员了……

3、

好在,找出路的过程中,眼界也在一点一点打开。不知不觉间,我见到了“资格论”的另一面:

有些从未在“资格”的军备竞赛中胜出普通人,虽然没有光鲜的背景,也没有牛哄哄的title;

但是,在周围人的一片哀嚎中,他们居然通过走正道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肯定够不上一个小目标,也不会被主流嘉奖。不过,他们赚到手的,确实比绝大多数打工人多,也比绝大多数打工人可持续。

4、

刚开始看到他们,我是想不通的:

凭什么啊?你们什么资格都没拿过,凭什么就能有那么好的成绩呢?

但看得多了,看得久了,我也开始想通了:

谁说赚钱就一定要具备某些资格呢?市场上有需求,所谓“有资格的人”又不去满足,最后让这些人去满足了。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该获得应有的报酬呢?

谁能满足需求,用户就愿意给谁买单,天经地义;谁能获得资格,谁就能取得更好成绩,混账逻辑。

5、

慢慢的,我关于“资格论”的思想钢印,被一点点消除了。

而后,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个群体,一来二去,发现了个共性:

那就是随着新平台、新机会的诞生,短暂的将所有玩家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哪怕是最厉害的头号玩家,也会因为没注意到或者不够关注,导致这一块儿的竞争不太激烈。

而这个群体,却花了比大多人数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扎了进去,拿到了正反馈。

6、

那么,是不是只要关注新平台、新机会,然后投入进去,普通人就有机会拿到还不错的正反馈呢?

起初我是这么想的,但后来实践下来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

虽说大家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但真正能冲出来的是赛跑健将,不是爬树高手或游泳高手。

普通人虽说在背景、资源等方面弱了点,但还是有能比别人更有优势的点,那就是他们在没发现新机会之前,就一直在花时间投入的事情。

这件事究竟是什么不关键,关键的是它确实锻炼了新机会所需的技能,或者养成了新机会所需的品质。

———

到现在,我终于坚定了想法:

①比起舍近求远去获取某种资格,我宁愿直面需求去创造价值。

②因为清楚自己的普通,所以更多关注自身仅有的喜欢和擅长。

以及,等级没有那么森严、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的新技术、新平台和新市场。

然后,积极探索二者可能的结合点。
928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职场那些事儿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