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Diiiii
1月前
为什么 Suno 无法颠覆音乐行业?

Suno 的效果比较惊艳,大幅降低了音乐的创作门槛,历史上第一次让普通用户就能创作出水准在线的音乐作品。我让 11 岁的闺女试了一下,大概 20 分钟的时间,就能够使用 Claude3 + Suno v3 创作出一首非常 personal 的、有很强个人叙事的、完成度比较高的作品,并且她自己也很喜欢。另外,现在已经有一些 Suno 创作的社区和榜单,里面的头部歌曲确实都比较好听,甚至与目前的华语流行音乐榜单里的作品不相上下。从这个角度来看,Suno 的确非常厉害。

然而,我个人依旧不是很看好 Suno 能够颠覆音乐行业这个预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供给端,音乐 / 歌曲的价值和流行和创作质量的关系没有那么大。歌曲更多是一种文化共鸣的结果,并不存在所谓”绝对的好歌“,只有”广为传唱的歌“。

这里提出一个非共识:音乐作品”好“、”坏“之间的区分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由于作品容量的问题,一首歌曲只有 4 分钟左右,再刨除掉重复的副歌,真正能够承载的信息量非常有限。相对于小说、电影、剧集、游戏来说,歌曲的信息量是最低的,因此区分度也是最小的。

在审美原理上,和其他媒介类似,歌曲 / 音乐的本质是对多巴胺的刺激,是对用户预期的操纵,是和谐音 / 不和谐音的适当组合(类似华晨宇说的4536251之类的和弦套路。和谐音多了,就会更偏口水歌,和谐音少些,就会更”冷门“,要找到最佳比例)。因此,音乐的创作遵循某种“公式”,从彩铃时代开始,到抖音时代,再到 AI 时代,工业化批量创作一些旋律上头的作品都是可行的,并且效率越来越高。当然,这种方法只能做出一些“爆款歌曲”(理论上传播度足够高)的候选,能否真正爆,更多是某种偶然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凑在一起的小概率事件,是社会学群体复杂行为的随机结果。这点之后再详说。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音乐作品的“绝对质量”没有那么重要,或者说并不存在”绝对的、永恒的好歌“。音乐是有时代属性的,让 00 后、10 后的小朋友去听几十年前的金曲,他们大多数并不感冒。虽然小说、电影、游戏、绘画也都有类似的现象,但其经典作品的半衰期会更长一些,原因大概也在于信息量和差异化更大。

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在绘画、小说、电影里,都存在所谓“遗珠”的作品,即在创作当事时没有得到认可,但是经过后世的挖掘之后重获新生、乃至步入殿堂的作品,比如梵高的画,比如电影《大话西游》,其经典地位都是被“追封”的。但是我没有想到任何一首歌曲是被考古挖掘出来后火起来的。这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歌曲的流行文化属性远大于其艺术属性。

既然歌曲之间的质量差异并不明显,那么决定“好歌”与否的关键,其实是传唱度 - 这决定了人们能否形成某种“群体共同记忆”。所以在流行歌曲的全盛时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打榜”和“上通告”,这本质上是一个投放过程,选择一些传播度足够高,找到尽量多的种子用户进行投放,期待着他们能被洗脑,然后开始传播。类似于 R0 足够高的病毒感染过程。

对用户来说,当满大街播放的都是这种洗脑神曲时,神经网络已经充分学习到了其中的起承转合,建立了正确的预期。正确的预期本身是多巴胺的另一种奖励机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你听一首歌,第一遍觉得平平无奇,后结果从第二遍开始就越听越上头,越听越喜欢,或者一首歌它在刚出来的时候就不是很受欢迎,但是电台的DJ知道这个音乐是一个好东,所以他就在他的节目里一遍一遍地放这个歌,然后最后把这个歌拯救了。随着我们的熟悉程度增加,越来越喜欢音乐的这个过程,原因就是我们越来越擅长对这首音乐做出正确的预测。因此,洗脑洗得越狠,歌曲就越上口,多巴胺就分泌得越多,歌曲就越“好听”。

可见,所谓的“好歌”,首先要符合一定的审美规律,其次就是播放足够多,“耳熟能详”。00 后觉得几十年前的金曲不好听,是因为他们听得次数不够多,没来得及被洗脑而已。

因此,我毫不怀疑 Suno 能够生成符合审美规律的足够高质量的歌曲,但我严重怀疑它能否产生足够“洗脑”的、播放量足够大的“好歌”。

这是供给端的问题。

其次,在需求端,用户已经不再听音乐了。优秀音乐作品的供给并不稀缺,稀缺的是需求,是用户的注意力。

想一想,过去三年有哪些新歌火了?基本上能达到《相约九八》、《青花瓷》这种传唱度的,一首都没有。上一首类似的歌曲,恐怕是“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

这是因为中国的音乐人再也写不出《相约九八》、《青花瓷》这种级别的好歌了吗?我相信不是的。中国的音乐人和音乐作品一直以来都是过剩的。去网易云音乐和豆瓣音乐人看看,有多少怀才不遇的音乐人。之前在做在线音乐的时候,曲库里躺着几千万首歌曲,但绝大部分是无人问津的。每个月至少被播放一次的歌曲,加在一起只有 1、2 百万首,其余 95%以上的都是零播放的“僵尸歌曲”。Suno 的出现只是加速了僵尸歌曲的扩张速度而已。每个人都可以写歌,结果只是供需变得更加不平衡。

真正稀缺的,是用户的注意力。随着短视频的崛起,音乐的时长份额在最近几年下降得非常厉害。换句话说,用户还在听歌,只不过变成了边看短视频边听里面的背景音乐,音乐愈发沦为了短视频的“周边”。仔细想想,最近几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大众意义上的新晋歌手了,播放最多的歌曲只有两类,一类是短视频的背景歌曲,另一类是影视/综艺节目产出的歌曲,而传统意义上那些歌手发行的歌曲,似乎也只有明星的粉丝会去关注。这种状况也可以理解 - 毕竟用户花了最多的时间在刷短视频和刷影视综艺上,音乐媒介分到的用户注意力份额越来越小。

作为用户,如果你现在有 5 分钟、10 分钟、30 分钟的时间,你会选择做什么?你可能会选择刷一会儿抖音,刷刷微博或朋友圈,或者打一局王者荣耀,时间再长一些,可能会打一些 3A 游戏,读会儿书,或者看个电影。而“专心听音乐”已经不再是其中的一个选项(我小时候的时候曾经是的)。因此,现在音乐已经不存在所谓“独占注意力”的场景,更多的时候只能是在开车、运动、做家务/做作业/工作、睡前这些伴随场景存在。这也导致音乐对应的注意力份额严重下降。没有注意力,也就更谈不上“洗脑” - 连洗脑的机会都没有,当然,除了作为短视频和影视综艺的周边。

因此,Suno 的出现并无法解决需求端的问题。甚至,由于让供给进一步碎片化,它可能还会导致用户的注意力被进一步稀释。

第三,长期来看,音乐产业正在走向没落,甚至不值得被颠覆。

音乐作为一种信息密度更低的模态,只能作为其他高密度模态的伴随产品而存在。音乐作为一种单独媒介存在的空间越来越小。换句话说,类似绘画,作为艺术的音乐已死。

从能量和信息的角度,可以解释为什么音乐必然走向没落。这里摘一段之前写过的文字:

在吴军的《全球科技通史》和Vaclav Smil的《能量与文明》中都提到类似的观点,即可以将人类文明的发展理解为一个能量消费逐渐增加的过程。从人均能量消耗的角度来看,公元前 10000 年的采集社会,人均年消耗能量 5-7GJ,到了 1500BC 的埃及,这个数字增长到了10-12GJ,罗马帝国早期为 18GJ,1500 年中世纪的欧洲约为22GJ,而今天所有富裕国家的年人均能量消耗量都达到了 150GJ 以上,而美国则超过了300GJ。如果从功率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进化更加夸张。从 1700 年算起,到今天增加了20000倍。可以说,人类文明的结果,就是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消费更多的能量。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也是同样的道理。人类文明的进化方向,就是让人们能够更快地消费更多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让信息消费的带宽更高。阅读时,人类被占用的带宽只有1M/S,听音乐的时候也不过1.4M/S,而看视频的时候,带宽可以飙升到9M/S。再换句话说,在人类日常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当中,耳朵(听觉)并不是一个主要的装置,因此带宽的天花板很低。这通过媒体文件数字化之后的size也能看得出来:1个需要1分钟阅读的文本文档也就几十k 的大小,而1分钟的WAV音频文件(无损格式)大概2M大小,而1分钟的蓝光视频文件大概是150M大小。因此,从带宽的角度来看,消费音乐显然是不划算的,闲置的带宽太多。

因此,从上世纪80、90年代到2000年左右的流行音乐风潮,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假象。那是因为当时的媒体带宽条件只能支持音乐的传播和播放。尤其是在碎片时间里,人们不可能随时打开电视或录像机来看视频,能做的无非就是读读书/杂志,或者听听音乐。在当时,音乐是单位时间里能够消费最多信息量的媒介,所以也就拿到了最多的时间份额。而随着宽带的普及、移动的普及,视频成为了更好的媒介,同样是1分钟的时间,视频的信息量是音频的50倍以上,这就让音频逐渐沦为了”周边“,同时也宣告了华语音乐黄金时代的结束。这样看来,欧美音乐未来也并不会好到哪里去,反而华语音乐走在了前面,因为中国的宽带、移动的普及速度比欧美更快,也就更早见证了音乐媒介的没落。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读书的没落也是必然,因为相比于音乐,文字的信息量可能更低。读书的好处在于杠杆效应,在阅读时如果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来撬动库存信息的联动,其带来的长期收益会非常大,而这不是通过即时的带宽消耗可以计算的。

尽管音乐的黄金年代已经逝去,但音乐这种媒介形式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因为它可以和其他媒介形式共存。换句话说,从带宽的角度来看,音乐是非独占的,你可以一边听歌一边做别的事情,比如开车、写代码等,而视频、读书都不行。这就赋予了音乐媒介一个独特的”增益“价值。它未来作为独占资源的价值会越来越小,但作为伴随资源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热歌都来自于短视频、综艺、电视电影 - 因为音乐作为伴随资源可以增加这些媒介的信息量和价值。

总的来说,在供给端,由于差异化并不大,Suno 很难产生“更高质量”的音乐;在需求端,Suno 的出现无法解决用户不听音乐的需求。根本上,音乐是一个逐渐走向没落的、半死不活的独立产业,甚至不值得被颠覆。这些共同决定了,Suno 并不是什么划时代的产物,

当然,这毫不妨碍Suno 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用的工具,一个非常 Personal 的表达助手。音乐已死,并不意味着创作已死、表达已死,相反,更高信息密度的艺术媒介会取而代之。我们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个人创作的数字人、游戏、电影等等,而音乐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会发挥巨大的价值。这就好比绘画已死,但视觉艺术的巅峰期才刚刚来临。
1852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AI探索站

66906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