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自己两次GapYear的心态和历程
-
第一次是工作一年后,产生了系统性的迷茫。
那会还是一名上市公司的政府销售,典型的表现是:工作中很多项目可以用一些巧思去做,但实际行动就是很摆烂只要能完成就好。
这是来自底层的驱动力不足(工作中拿到了结果也没有激发起成就感和价值导向)。在公司内部转岗后依然如此,于是我决定Gap。
这一年的Gap对我不是休息,也不是出去看世界,而是找自己。我用自己最不擅长的方式:写作,通过每天写点东西去找到内心的秩序。
最后连续写了300+天累计40w字,最后还真的把很多想法理顺了,并且也实践了很多小项目最后在多个职业猜想中选择了产品经理(有做一段时间的职业访谈以及找老东家的产品总监模拟面试和辅导)。
后来去了一家大厂开始了PM之路,事实证明自己也很喜欢。所以这一次从Gap的形式角度来说,因为刚毕业一年成本不高,同时整体节奏和规划是OK的,相当于做了一次自我探索的年度项目,结果也是认可的。
-
第二次是去年,因为GPT4.0发布点燃了AIGC的探索热情。在职场方面自己的职业化程度还没有到自己足够认可可以出来创业的地步,但当时觉得时代浪潮下说不定也是个机会,机会是不会等人的,所以就有第二次gap的心态出来了。
如果说第一次gap的心态是找自己,那这一次更侧重于对自己的一场“考试”,看看现有手上的几张能力和资源牌在有限场景下能翻出什么样的水花。
一开始势头确实很猛,2周立起一个万人社区,招募到40人志愿者团队大家一起做内容、运营几十个群、做分享、测工具,还在上海线下和其他组织一起落地百人级、千人级展会。
慢慢有了影响力后开始收到很多组织、大厂的邀请去分享,也有出版社、内容平台主动邀约合作,应用厂商也看到了我们的媒体效应主动靠近,我们也做了一些小的以内容为导向的商业化探索。
到这里为止,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超过以前对自己能力预估的。在对AI整体环境有了了解后,我以产品视角切入一些项目实战时(绘画、智能客服、产教研平台设计)开始发现自己的能力边界。
在媒体炒作曲线(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影响下,用户的注意力飘忽不定,商业化也是一路跌跌撞撞,因为早期是内容学习➕社区分享的方式切入,没有意识到去匹配技术搭子(本来有但去准备软考了),后续在产品落地上收到了阻碍。同时每个项目团队看似背景强大,但由于大家的价值观不同,加入时间的早晚不同,又由于是线上,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磨合成本。
与此同时,看到身边一些优秀的创业者(尤其是产品出身的同学)他们的思考、观察和学习方式,还有具体的动作等等,有很多地方看到了差距,并且也找到可以去补足这些底层框架的方法,需要时间。
思来想去决定今年还是得回到职场环境,结束第二次gap。这一次gap让我窥探到真正长期商业化落地的难点,也摆正心态接下来在职场环境里以定向目标切入补足能力项。
在这次gap之前,我也意识到如果回职场,找工作是会有很大难度的(毕竟简历已经是花花绿绿的),gap结束之后也没有后悔,他让我看到了真实的世界和差距,这是在以前大厂环境里作为一颗螺丝钉我看不到的(或者没有意识去观察)的地方。
-
现在金三银四在看机会,大厂别说了压根过不了简历关,短期内也不太倾向于回去。所以求职策略就是看中小厂➕创业团队,和猎头聊天发现也确实挺难,但过往的每一次gap都是一次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课题,还是蛮有意义和价值的。
从国内的求职环境来看,gap或许接近于死刑。但如果真的你需要休息了、需要自己补充情绪价值了、需要自己去探索内心一直想的某个东西、需要去好好寻找内心秩序了等等,我依然认为gap是可以尝试的。
前提是,在gap之前,你是否做好心理准备去迎接接下来的重重挑战,比如可能gap完也没有完成当初的目标、比如财务能支撑多久、比如gap结束之后还能找到哪些机会等等。
心态准备好之后,接下来就去迎接自己的人生课题和挑战吧,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