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耗子学长
435关注661被关注1夸夸
·Build & Sell
·读书丨阅人丨实践丨复盘
·ToG销售→大厂PM→自由职业→AI商业化探索
·J之于事业🖥️ P之于生活🌈
置顶
耗子学长
11月前
#「2023·秋」重返小黄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变成了一个公开的信息流广场,就像一个个摊子,售卖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和个人品牌。长期浸淫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让我的表达行为开始变形。

独立投资人王川说过:“应当把持续写作当成一种自己反复推敲,深度思考的方式,提高自身决策质量,而不是惦记着如何兜售newsletter 给读者。一旦你要惦记着别人,思考就会变形,就会潜意识里开始作茧自缚,各个方面变得言不由衷,这样自己其实也没法进步。这样你的思考和文字缺乏真正的灵魂,你自己实际上很清楚,真正深度思考的读者也很清楚,但评论区的各种spammer和scammer 会给你虚假和廉价的喝彩,让你欲罢不能。"

写作是我分享欲最精准的输出口,但也坦诚承认环境确实会影响自己的表达。我发现,那个曾经一波三折,最后回归的即刻反而成为了自己忽视的一片净土。

再三思虑,决定开始以老客新人的心态回归,在这里让表达更加自由,将它视作一种和自己进行足够残酷的坦诚(brutally honest)的对话的方式,持续挖掘出以前靠直觉的决策中的各种缺陷,各种完全错误或者不再适用的隐含假设。此外,捕捉任何点滴生活的美好一并留念。

很高兴在这里遇到更真实的自己。

-
一些我们可以互相链接的方式:
🍀生活号微信
geoffery-s(备注即刻,通过后介绍一下自己方便互相认识)

🍀自媒体生态
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即刻/虎嗅:耗子学长

🍀小报童(耗子学长的个人成长指南):xiaobot.net

🌿个人使用说明书
z3aze02w67.feishu.cn

🌿五年写作作品集
qvktmi8hnm9.feishu.cn
101
耗子学长
2天前
识人是个需要持续修炼的课题。

人有很多面,往往因为其中一面切入,剩下的部分如果只靠想象或有限样本经验,就很容易误判。

比如曾经遇到一个哥们,算是拿到过结果的AI创业者,半年后突然看到PDF大瓜,大为震撼…后来又反向调研背后的履历,很多事还真的就靠一张嘴就变成自己的经历…

比如一个在生意细分领域做的不错的小伙子,把一套玩法打磨到极致。身边有人真心佩服他,专心搞事业也不去混圈子,搞title。但我也亲眼见过他到处去问哪里可以买U30的渠道,询问报价…

比如几年前,在自己的粉丝群里出现过那种非常正能量的文艺青年,直到一年后有人被骗到异地才发现这是刻意伪装出来的,专门骗人拉人头发展下线的组织…

见过越多人的多面性,就越会理性识别。没有纯粹的好与不好,更多是价值观与立场的综合。

不会用感性因素去填补空缺的信息,面对隐约不对的细节也不会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

比如在即刻上,曾经会因为某一条动态关注即友,但也会因为长期关注后一种隐约的不对劲而尊重自己真实的感受。

持续见证更多样本,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领域,不因第一印象就直接下结论,也尊重后续的新发现,哪怕要推翻此前的印象与感受。

有些人一眼假,但假有假的立场。
有些人不起眼,但相处之后才发现其中的乐趣。
00
耗子学长
4天前
腾讯会议开到一半突然断了 显示“账号异常”

有人遇到过吗😂
30
耗子学长
4天前
刚毕业那会,公司前辈们一个行为还是蛮触动的。在细分行业里已经是top1,但是在每年一些招投标项目里还是会给二三四五名喂单子。

真正良好的商业生态不是赶尽杀绝,而是让每个圈层的人都能有口饭吃。久而久之,不会被架在火上,众人虎视眈眈,而是竞合关系,大家一起笑着把钱挣了。

慢慢地,就开始理解一个池子里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利益和立场。越兼容,越能提高生存能力。

比如明星讨厌记者,但如果能理解作为记者这份职业,没有内容就没饭吃的生存底线。适当的给一些,积累圈内口碑,真正到了危急关头,甚至记者同行都会帮你一把。

比如所谓的「草根」和「精英」,作为后者在没有共情前者的基础上,就想赚这部分用户的钱,简直是天方夜谭。要么,就不要破圈,和同好交流、开展商业化,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么,就深刻去换位理解其他角色真正的需求,摆正自己的心态与姿态。

比如创业者吐槽投资人、投资人吐槽创业者…如果自己能闭环,何必将目光放在他人身上,如果需要生态合作,那就去找真正优秀的、在做事的人就好。那些无法理解的行为,它持续的运作一定有背后的立脚点。理想主义有理想主义的活法,现实主义同理。

正是因为不同,才有差异化的发展,才有我作为「人」的独特体验。但也正是因为有着不同,要想包容、理解、共情,在没有实际经历的前提下,真是一件实属困难的事情。

由此而来的嘲笑、批判、辱骂、仇恨、诋毁…从未停止。

最终演变成一场场艰难而又漫长的「战争」,去说服、去改变、去革命。之所以区分高低贵贱,只是因为评判与定义的人,是最后自诩胜利的一方。
11
耗子学长
5天前
有的时候忍不住会想

所谓的方法论也好,商业模式也好,也许只是对过往阶段性总结的一种「经历美化」。

它们往往很浓缩,很有道理,但如果没有实际经历,就只是过水云烟。

时间回溯到起点,很难在有限的个人经验及市场认知起点上就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认知是随着经历和成果积累一点一点补齐的。

比如身边看到的一些IP导师,实践跟不上自创的理论体系,只能通过经历伪造来自圆其说,学员的认真学习更像是无稽之谈。

他们有时对各行各业高谈阔论,实际只是看到一两个案例➕强烈的主观情绪做出了临时判断。没有行业经验的导师也能拿着一堆唬人的材料把学员说的一愣一愣,或许自信就是最好的伪装。

而导师的成功逻辑不在于每个人的成果,只需要这一批学员中有一个能跑出来,就能作为下一批宣传打板的案例。

再比如去年接触到的两个很相似的个体,都是从一开始就追求确定性的商业模式,如果这个模式不系统,就甘愿不出发。作为十足的理论王者, 看不上身边一些还在泥潭里翻滚的实践者。

哪有什么完美的、确切的模式,不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理解出来的?行动会带来新的思考和理解,从而不断去迭代商业认知。

双脚都没弄脏,或者刚沾了两滴水就嫌弃的不行,永远在岸上学习所谓的理论,也难怪过了一年还在原地打转。

回过头来看,那些方法论更多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大多还是不完全总结。这套理论体系若能成立,那么在不同的项目上理应不断复制自己的成功,但也见到太多声称自己自己做A成功,做B成功,结果在C翻车的案例。大到老东家的CEO,小到身边见过曾经小有所成但充满爹味的创业者。

别人的方法论再成体系,终究是在他人经历基础上做出的个性化理解。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些作为前期空白思考的参考底座,还是得扎扎实实通过行动不断去搭建自己的系统。

千帆过尽之后,再看到那些方法论,才会心一笑,原来当初这些凝练的表达背后,包含了这样那样的意图。而此时总结出的方法论,一方面是对过去经历的一份回礼,另一方面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心愿,希望这个阶段抽象出的系统性思考,能对未来有一定参考价值吧。
00
耗子学长
5天前
许愿60大寿在周末办,不然还得请年假
60
耗子学长
8天前
一直听到“连续创业者”

除此之外,好像很少听到其他「连续____者」的介绍,“创业”这个词在这个范围内垄断了吗?
20
耗子学长
12天前
在表达内容前面加上“暴论”二字的意图是什么?

没有这两个字对表达是否有影响?
21
耗子学长
12天前
👂🏻想听听大家是如何做信息输入及处理的?

最近开始重塑自己的输入系统,主要分成几个大类场景(第三种现在还没想好😷,也在寻求解决方案):

1️⃣信息采集
采集的目的是为未来提供一种使用的可能性。

整体以内容集合和实用工具为主,以链接、图片为主要形式。

平时在各种地方看到了,听到了就会立刻转存到flomo的对应分区。(此模块不涉及优质长文这种载体,这类内容应该即时被消化,而不是采集和存储,哪怕存储也是消化完以后再去做)

目前已经能完成在寻找特定场景解决方案时,第一时间去flomo里寻找,并且成功找到有效解决方案的闭环了。

2️⃣主题学习
即有明确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和任务,此时会注重在RSS里设置相关的平台或者人,以及自己规划好相关书目/论文。

比如人物研究,建立好一个想要研究的清单(并接受随时更新)在平时接触信息流的时候也会更加有意识的input。

学习的核心目的是能够萃取出经验为自己未来的行动提供指导,所以在学习时更加注重经验提取的可视化过程,而不是内容的广度,或者学习以及记录的自我感动。

此模块主要由电脑端完成,会给自己比较严肃的自我暗示。

3️⃣碎片输入
这个场景是目前急需优化的,暂时没有好的动作去承接。

主要发生在没有明确预期的信息流里。

比如即刻上他人一些有意义的碎片思考
比如一些优质的文章
比如和朋友交流时的一个aha moment
……

如果看到时觉得有道理,没有其他动作。很可能它就变成了一种即时的阅读体验,一种情绪感受。

那么很可能平时看得再多,真正带来改变的效果可能也不会很大。

另一方面,如果每一条有道理有增量的信息都去做思考和信息处理,会不会让整个输入系统变得很重(比如存储到库-记录感受和思考-尝试提出行动方案等等)

此外,也会存在很多有道理但和自己暂时没有关联的内容(比如非相关从业领域等等)

这中间暂时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如果有针对此类场景的欢迎分享~
10
耗子学长
12天前
开局不好不代表直接判死刑。

想到持续运营类的游戏,天崩开局并不是罕见的事。

可能是经验不足带来的错位设计
可能是友商投入资源的一场商战
可能是bug成堆带来的不良体验
也可能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

因为是「持续」运营,关键在于态度与后续的动作。业界也有不少后续起死回生,稳定运营的好作品。

用户愿意发声骂你,一方面是情绪,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变好的心愿。

再拿一些发售场景来看,开局没卖出多少,不代表这产品就死了。

可能是发售逻辑需要优化
可能是早期产品价值无法打动用户
可能是用户已有同类付费产品,不需要平替
也可能仅仅是你需要触达的用户他没有看到…

愿意持续运营,在过程中不断有新用户加入,同时由于持续累积的价值感产生口碑传播,这种持续的价值感远比开局短时间的刺激来得更持久。

更别提有些人或者团队就只擅长发售不负责后续持续交付了…

事上练,难上得吧。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