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耗子学长
529关注985被关注4夸夸
·Build & Sell
·读书丨阅人丨实践丨复盘
·ToG销售→大厂PM→自由职业→AI教练合伙创业
·J之于事业🖥️ P之于生活🌈
置顶
耗子学长
2年前
#「2023·秋」重返即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变成了一个公开的信息流广场,就像一个个摊子,售卖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和个人品牌。长期浸淫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让我的表达行为开始变形。

独立投资人王川说过:“应当把持续写作当成一种自己反复推敲,深度思考的方式,提高自身决策质量,而不是惦记着如何兜售newsletter 给读者。一旦你要惦记着别人,思考就会变形,就会潜意识里开始作茧自缚,各个方面变得言不由衷,这样自己其实也没法进步。这样你的思考和文字缺乏真正的灵魂,你自己实际上很清楚,真正深度思考的读者也很清楚,但评论区的各种spammer和scammer 会给你虚假和廉价的喝彩,让你欲罢不能。"

写作是我分享欲最精准的输出口,但也坦诚承认环境确实会影响自己的表达。我发现,那个曾经一波三折,最后回归的即刻反而成为了自己忽视的一片净土。

再三思虑,决定开始以老客新人的心态回归,在这里让表达更加自由,将它视作一种和自己进行足够残酷的坦诚(brutally honest)的对话的方式,持续挖掘出以前靠直觉的决策中的各种缺陷,各种完全错误或者不再适用的隐含假设。此外,捕捉任何点滴生活的美好一并留念。

很高兴在这里遇到更真实的自己。

-
一些我们可以互相链接的方式:
🍀生活号微信
geoffery-s(备注即刻,通过后介绍一下自己方便互相认识)

🍀自媒体生态
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即刻/虎嗅:耗子学长,佛系更新ing

🌿个人使用说明书(已收录至飞书飞行社官网,并获最佳创意奖)
z3aze02w67.feishu.cn

🌿五年写作作品集
qvktmi8hnm9.feishu.cn
104
耗子学长
00:10
坚持表达的人是有叙事感的。

用“坚持”这个词或许不太妥当,对一些人来说,表达是一种习惯,就像吃饭喝水一样。

刷即刻一年,发即刻一年。表达与看见别人的表达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有些人即便你从未彼此相识,但他就像是那个熟悉的陌生人一样,你好像已经被动参与见证了他的很多次变化与成长。

而当真的因为一个契机开始链接的时候,它不在像是完全的新朋友互相拘谨认识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许久没有碰面的老朋友,开场还有些寒暄,随后立刻带着历史的记忆,很熟络地开启了交流。

这种感觉挺神奇的。
00
耗子学长
2天前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着聊着突然发现了过往很长一段时间认识的人变迁史:
一阶段丨照单全收
对所有人都保持着好奇,但同时也因扩大对人性边界的认识付出一些代价

二阶段丨背景叙事
纸醉金迷的title时代,以背景为底层筛选,去感受脑海中的虚假叙事和无效社交(也不全是,但占比很重)

三阶段丨三观蹦迪
只看价值观与底色,真实人格是相互吸引的第一要义。

最后发现,确实自己的识人观投射到这个世界,它就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连接。
11
耗子学长
4天前
创业以来对自己一个很大的挑战是

如何能够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在碎片化时间里得到深度的放松和休息。

这个课题仍在路上。

至少今天下午能够不被打扰地睡了四个多小时,醒来真的无比幸福,晚上收拾收拾又可以准备明天的行程了。
11
耗子学长
6天前
出现了明显的GPT戒断反应。

(墙崩了)
20
耗子学长
7天前
最近几个月的觉察点非常密集,这几天突然发现看似表面引发觉察的事件各不相同,最后都抵达了内心同一个房间。

而它们似乎正在凝聚一个全新的力量:从我到我们的力量。

过往在社会上七八年的时间,更加在意的是“我”的体验,于是会有很多很多想法想要去实现、探索,抱着好奇的心态肆无忌惮的闯荡。

但接下来,想要站在更大的单元去做好接下来每一步,比如在亲密关系中的“我们”,在家庭中的“我们”,在事业中的“我们”……

这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付出额外的精力。与此相对的,你会带来与这个世界更加深度相处的体验。

原来的“我”带着一些被动和不期而遇的心态去被动触发下一个想法的诞生。

未来的“我们”带着明确的长期的动力目标牵引,一事通,百事通。于是,就很想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做成。每往前走一步,那个理想画面的我们就近了一步。

一事通,百事通。加油吧~
00
耗子学长
7天前
事出反常必有妖

感觉和爸妈好久不联系了,打个电话一问,老妈做了个良性肿瘤切除手术,在家静养着。

心情很复杂。
00
耗子学长
7天前
不得不感慨 医生的记忆力真是惊人

一个月术后复查 名字还记得👀
00
耗子学长
8天前
今天在团队内部工作坊中,通过教练的眼总结出了我的一个新动作:“林克时间”

​过往一年,产生非常多的觉察点。但从觉察到改变是非常漫长的过程,第一步该如何行动?

​我发现自己会创建一个让时间慢下来的场域:

​每当旧模式出现,身体开始高度警觉(自我觉察被动技能发动),于是颅内小剧场开始:

​“你看,它又来了!”

​然后开始观察旧模式产生的全过程,不去评判它,就这么静静地感受它的出现、执行、结束。

“我希望新模式是这样的……”

​开始许愿,给自己种下一颗种子。一次又一次。

​整个过程现实世界可能也就一两秒,但内心似乎早已轮播了一幕又一幕。

​以团队管理为例,通过全景领导力测评及教练解读,我发现自己挑剔特质的存在。它本是一种洞察力天赋,但过度使用就会影响到团队协作效能。

​在过去八个月,因为觉察锚点种下,每一次但自己有这个挑剔的念头,林克时间就出现了。那种旧模式的对抗真的一点都不容易,很多时候甚至通过身体在强忍,在对抗。但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然后有一天,我发现我可以下意识停下了,激励与启发的新模式开始生长出来了,甚至有时候二者同时存在。

​后来,我发现团队伙伴一次又一次做出了远超预期的动作,很多时候真的忍不住夸夸。

​改变,就这样,在每一次这样的“一秒钟”内发生了。

​真不容易。
00
耗子学长
8天前
在经历完第八次教练对话后,突然发现:

所有表征的事件在向内探寻后,几乎都回到了同一个部分。就好像内心有一个很大的房间,开了很多扇门,拓了很多条路。如果你愿意积极自我觉察,最后从外界都会汇聚于此。

接下来,想在这个房间里多待一会,多感受一下。做一些刻意的练习,去感受模式冲撞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真正内在变化吧。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