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耗子学长
8月前
#信息收集的三次迭代心路历程
得益于盖洛普优势中「搜集」才干排名最前,平时总会有收纳信息的习惯。

但这个过程也走了很多弯路,正好近期有在做一些迭代并且起到了更好的效果,做个分享。

✍🏻第一次:大而全信息池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肯定希望它能覆盖的范围越全面越好。

尤其对于从0到1的搭建过程,生怕自己错过什么(FOMO症大爆发),所以一开始在构建框架时会迸发出无数个想法,比如人脉整理、活动场地整理、全国美食地图、优质项目……

想法是好的,但也很贪心:企图在构建期就把已有信息资源都装进去,结果往往半途而废。

以人脉信息为例,想把至少几个微信里上万好友都装进池子,结果整理的时候一方面标准很多变没想清楚,到后面可能分不清楚怎么收纳,另一方面整理的压力太大一次整理不完,但前期用力过猛后面没有了整理的热情。

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不错的app:WOLB,里面有人脉的整理功能,但可惜的是因为自己的理念太过于理想化,大而全的系统工作量庞大,可能在整理过程中就已经消耗了全部热情,还没等到开始用这个池子就已经停止收集的过程。

✍🏻第二次:从目的出发的MVP
经历了好几次反复失败的尝试(每隔一段时间就想要整理,但一直重复之前的行为就容易失败,后面通过复盘才发现这个点),决定换一种思维。

首先,得问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收集?”

答案不言而喻,为的就是未来能够用起来。比如人脉,我如果要办一场AI的沙龙,要请哪些嘉宾过来不至于大海捞针苦思冥想,我想看一本历史方面的书籍,有了清单我就可以一本本续下去…

所以,收集的信息一定要起到未来可能的用处,而不是所有看上去好像有价值的都收进来,因为价值是有对象的,对别人有价值不一定对我价值。

比如今年有个很热的词:出海。随之而来有很多相关的信息,各种教程、文章、工具、知识库等等,但是我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探索计划,那就没有必要去收纳它们。

这一次为了减少开头整理的压力,我决定做一个最小化可用的版本,这个MVP考虑的不首先是清单的内容,而是清单的清单,即:我创建这个清单真的有必要吗?

从行动上,不是一开始就搭建好各种清单,而是想到一个觉得有用再去创建。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信息池的冗余,保证每个清单都是自己想要的。

早期使用过印象笔记(产品使用习惯建立不起来)、飞书(文档打开太慢,如果不配合RPA等工具很难养成收集习惯)、Notion(打开慢)最后都较难养成「收集」这个过程。

对我来说,信息获取是一瞬间的,我可能突然在看视频的时候有了灵感、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新的信息、刷即刻时看到了个好东西等等,它的动作一定得足够方便,足够快。

比如,我看到了一个知识库合集,我想把它放进飞书收集箱,结果我得先去打开飞书(运气不好还要登陆账号),还得去文档页面找收集箱这个文档,如果文档比较大还得加载,最后还得黏贴。

如果是手机端操作,不丝滑。

经过后续的探索,我发现flomo反而能承载这个过程。因为这个产品本身就很轻,现在甚至都不用微信转flomo这道它自带的工序,一有什么信息直接存进去,很顺手、很丝滑(手机端和电脑端都是常开状态)。

✍🏻第三次:DIKW系统
慢慢的,基于第二次这个思想继续发展,当清单多了以后还是得用一个逻辑去架构,否则系统也会变得杂乱无章。

经过多次想法的设计,最后觉得DIKW这个模型最适合。我对DIKW有不同的映射理解关系。
→D数据:存放所有的清单列表
💡比如各种组织目录、场地信息、工具列表等等

→I信息:存放所有的未处理内容
💡比如:图片、文章、文档、知识库、视频、网站等等

→K知识:存放自己的碎片想法
💡比如:即刻上输出的碎片思考

→W智慧:存放所有自己实践的方法论
💡比如:时间管理的实践、情绪管理的方法等等(很多都是整理过后完整的文章)

通过这样的模式架构,也能看到一个信息的由浅入深的流向,flomo承载的是信息输入到加工的过程,足够方便。而后续比较深度的内容还是会结合飞书来做更深的沉淀。

同时,在这里也做了一个习惯的变更。信息收集变成了两步:
☞看到可能有用的信息无脑收集
☞每周统一时间去整理一次,如果觉得没有用的清单或者信息,删掉。

这样的好处是进一步降低收纳的思考成本,让它变成一个自然的动作。毕竟有的时候在那个场景下,可能稍不留神想不明白要不要收集,会打断当时的一些体验。

-
本次讨论的范围更多针对“收集”这个场景,通过一步步迭代慢慢也养成了比较好的收集习惯,同时也能有地方把它用起来,真正达到了第二大脑的作用。
10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笔记交流站

6875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