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参加卡兹克上海站的活动,其中闲人一坤(坤哥)的分享特别启发我,总结得很棒。
坤哥列了一条时间线,AI 可能可以逐步替代的影视类别是:广告、短视频、短片、短剧、长剧、电影。
这里面,目前 AI 在广告和短视频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 如果攻克了角色稳定性,则 AI 有望攻克短视频和短片。目前角色稳定性在闭源和开源生态都有一些进展,其中 Midjourney 出了 Character Ref,开源社区有 Instant-ID, IP Adapter 等解决方案。
🔸 如果攻克了场景稳定性,则 AI 有望攻克短剧和长剧。但场景稳定性要求高,可能得先攻克 AI 3D(但 AI 3D 这个显得很渺茫,目前全球数据少,据方汉老师分享目前 3D 数据差不多 1000 万条,其中高质量的不过 200 万条。)
🔸 如果攻克了角色表演,AI 能达到真人级别的演出,则 AI 有望攻克电影。虽然 talking head 一类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自然的表演却是一直很难实现的。
当然 Sora 一出来也许直接跃迁到短剧,但 Sora 真的会一直占据领先位吗?scaling law 在 AI 视频领域还占据着绝对的影响,但反观图片领域,scaling law 已经不能成为构建优势的主要因素了,审美(MJ)和自由度(SD社区)使得 DallE3 没有构建起绝对的优势。
在未来我还是更相信能兼容开源社区的 AI 视频模型,因为数据在用户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