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解散了自己成立将近四年的团队。
没有想象中的悲伤,更像是做完了把一本书合上的自然动作。好像更多的思绪放在了去思考怎样打开下一本书。
四年前,我第一次GapYear过程中,得益于坚持日更显化内在思考,意外吸引了一批“粉丝”。那个时候我没有在做新媒体,但却因为有很多伙伴自发地想要和我一起做些什么,让我最先看到了可以从新媒体视角入局。
所以当时,发起了一个线上的数字团队,当时更像是一个新媒体兴趣探索小组,我们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有读书会、青年组织、付费社群、课程分享、主题直播、脱单交友、打卡组织……
我们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主要职业或者学生课业,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探索,却慢慢地把这条线连续做了下去。
第一年,兴许是一开始只有三个人,即便后面慢慢来了一些人,大家的重心就是在项目玩法上,所以反倒是很沉浸。
第二年,我突然发现,一个线上团队带来的副作用就是需要「团队管理」,如果没有很好的机制,线上协作将会效率低下,没有好的过程管理机制,很可能会让团队成员自乱阵脚。
那个时候我开始走访各个创业团队,并且也在白天所在的职场学习各种管理的经验技能。也看了很多管理类的书籍,虽然国外著作有些水土不服,但这些动作的确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团队升级。
相比于第一年的高流动率,第二年慢慢成了体系。曾经讨厌的文化与价值观如今发现是重要的细节。后来这个团队管理技能变相帮助我在白天的公司里快速晋升为管理层。
第三年,我开始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如何吸引到优秀的人,甚至是在很多垂直能力优秀于自己的人成为了关键。于是我们有模有样的做起了「招聘」项目,把粉丝运营-人才招聘-团队培训-实战导入做了完整的体系,并且形成了一套SOP。虽然花了很多力气,但确实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
同时,这一年我们开始有商业化的想法。曾经花了很多精力探索的项目面临着失败的结果,却在很多无心插柳的地方开出了果实,现实有的时候真的很「滑稽」,但也的确很有意思。
就这样,我们开启了流水线,把团队拟人化,这个人跑的比团队成员平均水平要快,优胜劣汰在这个过程中残酷地体现了出来。
而同样的,快速失败也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这对于心态的打磨是非常好的练习素材。
第四年,我开始感受到了疲惫。一方面,这个团队的核心基因从一开始并不是商业导向,导致在中途转型之后还是很难提升商业化效率,另一方面线上这种形式的确在现阶段很难满足需求。
我还记得有一段时间,很多小伙伴来上海找我玩,有一天大家在我家,卧室一波人,客厅一波人,厨房一波人,大家各顾各的讨论,好不热闹。就这样的成果也让我感慨线下对商业导向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效率、协同还是氛围上,是线上很难比拟的。
思来想去,或许是过去的组织形式很难再通过自升级的方式满足未来的需求,或许也是团队这个拟人化的思想水平发展越来越快,现有成员大多满足不了更深的需要,那索性就不要再去苦苦坚持,还不如和它体面的说一声再见👋🏻。
挺感慨的,脑海里涌现出很多回忆。但也很快收拾好状态,去构思未来线下本地化团队的发展,去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