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尽余欢jinyuhuan
11月前
mcn创始人咋开始入局的

在咪蒙《我在80年代当妈》短剧爆火之前,我们在23年上半年就知道抖音重推短剧类目,他们内部成立了新的小组,也拉着无忧这类mcn一起整合资源攒这波事。

当时和老板一起拜访了一波北上杭渝 头部mcn,分享一下对这些创始人如何入行的有趣观察吧

开始做mcn有两大类——
1.有人的资源,eg.影楼型mcn,创始人自己因为是网红摄影师/模特经纪人,有一大波帅哥美女资源
比如易梦玲前公司,摘星阁,重点平台小红书,颜值类达人比较多,创始人侃烃(95后)高中开始做摄影,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美女资源,转型做网红经纪人,后面成为小红书投资的mcn

比如 鹿鸣社:@一瓶紫薯牛奶,@傅冬暖,@曾鹿儿
重点平台小红书,创始人网红摄影师 陆想陆,之前在微博和很多美少女合作,因此去做垂类颜值博主达人孵化,有摄影、策划团队做辅助,擅长抓热点,打造过出圈爆款神图,eg.校服系列,办公室视角、夕阳天台

二咖传媒:@独角show、@韩安娜
重点平台抖音,有很多独家的海外头部博主资源,中国第一家头部跨境MCN机构,起源于创始人本身是一名留学生。

2.有较强的内容能力——
比如公众号鸡汤女王,咪蒙,转战短视频后打造了一个短剧厂牌,银色大地,重点平台抖音,剧情号较多,比如 @姜十七 半年内吸粉1023万

五颜六色mcn:@方头明,@杂鱼川,@刘庸干净又卫生
抖音小红书都做,新世相分离出来的团队,创始人过往在韩寒公司内部创业做MCN——有树文化,刚进抖音1年就年收过亿,进入抖音星图TOP5

研究完最大的感受
1、所有你以为的“忽然成名”、“异军突起”,背后其实都有深厚的积累和蛰伏,只是在当下碎片化的传媒环境里,他们被片面地判定为是运气好(当然运气和实力对成功各自贡献多少很难定论)
经常有人说焦虑,自己怎么就赶不上热点、赶不上风口,但其实以做新媒体内容举例,精准的用户洞察、对社会热点的敏锐抓取和讲故事能力不会随着平台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变(eg.咪蒙,火过了公众号的文字时代,短视频时代继续火,暂且先不论道德是非,至少她的数据证明了她玩的转情绪流量生意)
所以,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了,把手头的事情干好,时机来了你才能接得住
2、年龄焦虑这个事,看到侃烃才25岁时,创立的摘星阁就营收过亿,应该也有很多人觉得,哇她好牛,压力好大,但其实你观察她的经历会发现,人家高中开始就摄影、大学做代购,相当于成立摘星阁之前,进入社会打磨、积累的时间已经有6.7年了,别老盯着终点不看过程有多久
06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你不知道的行业内幕

776017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