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用哪个 时间的坐标尺 度量自己的征途?
那天看alpha girl的文章,“真正的多军之间聊天,通常都是聊5+年时间战线的事。
起步2025,有时会聊聊2025-2030的计划与局势,有时聊些2030以后或者下一代教育的问题。说起人生与家庭的打算,都是十年、二十年为尺度的,大到中央宏观,小到地方微观,各人有各自的大框架与小细节。
但和社会上另外一些人聊天,你似乎永远只能讨论3个月以内的事。
今天的热搜,本周的八卦,这个月的kpi,春节前的通告行程,3个月的渣男渣女荒唐恋爱……也许聊起这些话题的时候也很兴高采烈,但人散茶凉,一觉醒来就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时髦的综艺以“季"为单位不是没有道理的,大部分人靠荷尔蒙支撑的热血,只能维持3个月。
时间久了,一旦确认某些人只能聊这种短周期的天,以后都会远离参加伊的局。恒心是一种后天在实践中锤炼出的品格,不进则退,真的经不起消磨。不如晚上在家坐坐写篇文章给你们看。”
忽然想到之前的播客《趁年轻,印一张通往自己人生的股票》,提到对职场生涯的让我耳目一新的理解
a)第一个十年:改善资产负债表,多资产少负债,补短板,损益表往后放,这个阶段重点是积累资产,不要把资产简单的理解为金钱,技能、人脉都是资产的一种
b)第二个十年:才是把你的资产变现的时间
c)第三个十年:未来的现金流赋能别人
想到这些,不会为看到隔壁的同龄人又一夜暴富而焦虑,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也并不少见。
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征途,是以十年为坐标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