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我们最近找到梦中情师的经历,一段念念不忘必有回想的相遇。
周橙橙2岁就展现出对画画强烈的兴趣,但我们直到7岁才找到理想中的绘画老师,这几年都在家里乱涂乱画。为什么呢?
这几年我们考察了深圳家附近5公里所有的绘画机构,考察完毕之后一声叹息,先说结论:市面上大部分的机构们是一本艺术启蒙的错题集,不遗余力地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将绘画这件本该愉快抒发,自由表达的事情教成做题,制造痛苦。
1、 展开聊聊吧,机构常做的第一件事,教给孩子速成技法:孩子进入培训班以后,迅速教各类画画的技法,这是几乎所有培训机构存在的意义,交付成熟作品,抚平家长焦虑。
机构画的几种类型:一是国画,周橙橙奶奶是画国画的,说实在的国画讲究意境美,意境是很高深的东西,成年人都很难理解,何况孩子呢,孩子只能照猫画虎,学个皮毛对我们没有意义;
第二类是漫画、卡通和简笔画,这算是针对儿童喜好,投其所好了,但教学方式是模仿,照抄,丝毫不动用想象力,低龄全面学习简笔画,世间万物都会在孩子的头脑里先入为主,离开老师和样本就不会画画;
第三类素描,素描学比例、构图,光影关系,个人觉得这些东西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过于禁锢。大概率导致他失去肆意画画的快乐,朋友家的孩子兴高采烈的进入机构,学了两年,很快觉得枯燥痛苦,再也不愿提起画笔。
2、机构常做的第二件事,纠正孩子的作品:很难想象这样呆板,刻板,自以为是的教学会出现在儿童绘画启蒙班里。对孩子而言,画画是一种不需要文字语言作为中介的交流,他们的作品中线条的粗细,色彩的明暗都是饱含情感的。
孩子会经常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物体夸张放大,成年人不需要去纠正其中的物理关系。同样的,太阳可以是蓝色的,狗可以有8条腿,大鱼可以游在森林里,只要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满意,老师就不应该去纠正。这种纠正是纯纯地扼杀想象力。
毕加索也表达过: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
3、机构常做的第三件事,给孩子作品打分评价: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在让孩子搞PK,用积分兑换奖品,奖品是孩子喜欢的奥特曼or芭比娃娃,以此刺激他们参与竞争,并且评分。
周橙橙跟我们一起去考察时当场表示反对:老师我不要参与比赛,因为脑子里总是想着比赛,会影响我画画的发挥,我也不想拿第一名。内心暗自给他竖了大拇指,这也是最令我们匪夷所思的地方,不太理解凭什么机构老师能给艺术作品打分。孩子画得好不好,大人眼中的判断一点也不重要。
尤其周橙橙是个处女座,很容易陷入完美主义的圈套和竞赛,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才说服他,绘画不需要成熟的线条,正确的色彩,完美是艺术最大的敌人,对一个艺术作品评价的唯一标准是是否真诚,是否有一种生命的激情。
整体看下来,机构们这一套教学组合拳,最终指向一个结果:急于给家长交付成果,忽视绘画对于孩子的真正意义。总觉得任何的教育都不应该是社会和家长对某种结果的一场共谋,以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为代价,但在这场调研里我们完整的看到了扼杀的过程。
艺术界是有科学宣导的,儿童绘画的本质是自我表达,宣泄感受,是孩子全然表达自己的方式,用充满想象力的方法抒发内心世界。
甚至评价孩子的画,也不应该是单纯的画得真好,画得棒,更好的方式是问画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为什么你的天空是红色的?这个过程真的能得到很多惊喜,慢慢会发现绘画还是极好的走进儿童内心的桥梁。
观察了几年本来已经放弃了,以为真的找不到理念一致的画室了,but!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上个月中旬我们去深圳书展,周橙橙在政府摆的公益绘画展台连画了两天画,这个展台原本是政府为了预防儿童抑郁症而做的公益绘画宣导,和我们交谈了两天的展台画家也一直在提倡,在表达和想象力面前,技法不值一提。
恰好这位画家在做一个公益尝试,他招 5个孩子,不教技法,只带孩子做大师作品欣赏,主题发散,自由绘画的美学启蒙,一分钱学费不收,不敢置信就这么遇见梦中情师了?不枉我们3年的克制,坚持不上机构,在问过对家庭条件的贫困程度没有要求之后,我们第一个报名了,周橙橙开始了每周半天的自由绘画之旅。
不设立主题!不提供样板!不教模式画!画室里甚至还有懒人沙发,孩子们坐着画、光脚画、站立画、趴在地上画,用一切自己喜欢的方式画。
老师也鼓励我陪着他一起画,我说我小时候被美术老师说过毫无天赋,被深重打击,很多年不敢碰画笔了,她说没关系,画画是自我表达,每个人都可以画画。
30多岁的高龄画出来的画和孩子对比非常明显,我已经失去了想象力,画出来的所有事物都是具体的,细节的,老师引导我放一段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在纸上画线条,直到音乐停止再放下画笔,哇,体验过后觉得真是一种非常棒的自我抒发方式。
回到最初的思考,我们不需要周橙橙参加艺考,也不需要他成为职业画家,那么画画对于他终其一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几年前读过叶嘉莹的作品,她在一本解析宋词的书里写到:能够进行文学的创作对于大部分诗人词人还是挺幸福的,尤其是遇到悲伤的事情,如果能够坐下来好好地把它写出来,就已经把这个悲伤当成了一个客体,去观察它描写它,使它成为作品成为诗。这样尽管你可能依然悲伤,但你和你的悲伤之间,已经有了一个艺术的距离。
我想遇到快乐的事儿也是如此,能够把快乐写下来,像“漫卷诗书喜欲狂”、“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这个感受也能成为艺术成为永恒。
画画也是如此,所有的创作是艺术家生命激情的凝结,也是一个人生命的出口,这就是全部的意义。希望周橙橙能拥有这个生命出口,也分享给大家,一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