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启蒙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要活在日常里,要在纷乱的信息里知道本末,要有一个思维的大方向。
◾️在中医眼里,人的肉体是一个杯子,重要的是内容物,是内在的精气神,还有魂魄,气势,胆略,心量,气血,气机格局,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软实力。
◾️中医眼里判断健康的三个点:资源有没有,渠道通不通,神定不定。换季容易生病,大部分是因为内在的资源不够了。而渠道通不通,大面上就是开阖。
◾️哲学作为一个理念,是西方观点,西方哲学是思辨之学,是心智头脑的后天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是知行合一,生活就是一切。中国哲学不是为了思辨,也不是为了影响力,是为了生活中可以感受当下可用的东西。
◾️中医讲究的健康,就是“平常”,平常意味着内心不扭曲,能量水平上没有混乱,堆积,就具备了坐标系的原点,就可以品味世间万象。
◾️做大事的决定,重点不是判断信息,而是判断你身心的感受,做完选择,付出行动后,不会再去想它,不会反复颠倒,心中懊恼。
◾️你问一些问题的时候,你想要得到一些关于想法的答案,但其实那些想法是不重要的。可以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会有什么反射性的行动,但不用一直去行动。要留意你不断思考的思考,多增加一些走路的时间,把强化志意的习惯断一断。
◾️现代人虚的原因是想太多,当你用力想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人,就变成了一个发射塔,精气神都发射出去了。所以做过度“开”的业务,比如金融,市场,也会很容易影响我们的健康。
◾️看再多书也不要迷恋书,去关注自己的感受。冥想🧘的价值不是为了让你忘掉乱,而是在冥想的时候,你才知道内心有多乱。读书只是智,你知道了什么,后天学,但打磨自己,成为法器,才有可能承接会。
◾️治病只是失常严重而不得不做的事,养生才是大道。比如眼睛是神气出入的地方,也是五脏六腑的精气上注。简单了,朴素了,神才容易安下来。
◾️自我恢复的五种方式:第一是定神,伤心伤神的事暂停,第二是导引,站桩八段锦,第三是调饮食,调中气,吃合适的最重要。第四是按摩,第五是针灸,最后才是吃药。
◾️学中医的历程,就是体会,体会轻了浊了,要开要阖,是虚是实,首先都是大方向的判断。不用动心机的事情,都是阖。
◾️神气比较弱的时候,其实你也是在过一个低版本的生活,所以才容易觉得缺,缺的时候更想要往外抓,所以状态差的时候,不要学的太多太杂。不管善意恶意,起心动念都是意,意最好不要动的太多。精气神不足,也很容易掉入情网,被感动。
◾️学很多知识并没有意义,会用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只是聊天多一些材料罢了。要试着专门花时间去做观察和体会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