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MrCoffeeTalker
1年前
「知识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而不是成为记笔记的顶尖高手。」

早上读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看到这句,不禁笑出来,原文是:

> The goal of organizing our knowledge is to move our goals forward, not get a PhD in note taking.

即便之前写过万字长文梳理自己的笔记方法,我也不觉得那套方法适合所有人、自己也不见得会一直用下去。

判断笔记方法的好坏,我现在的标准更多是关注笔记能否帮我更好的行动起来,比如解决手头的问题、梳理乱麻般的线索,或是在未来让我能快速的解决同类问题。

我仍然觉得,记笔记这件事不用看得太重,有时候思路清楚了可以先行动,而不是想着按部就班的先记笔记再行动,我们不必为完美的笔记法而等待,在研究如何记好笔记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应该做的事却成堆的搁置一边。

距离我之前发知识管理教程已经过去快一年了,如果要说现在我在记笔记上有什么新的收获,我觉得可以归为两点:

1. 输出优先

记笔记时,把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行动视作目标。

不管是手写还是电子输入,在通过记笔记梳理纷乱的信息时,常想想自己学到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然后真的去付诸行动。

比如我现在遇到灵感、觉得自己注意力被抓住时,我会打开 Notion,用 Markdown 的无序列表一条条整理想到的信息,再接着分两块罗列自己学到的、接下来要做的事(行动建议)。

因为我的待办管理、项目管理也是放在 Notion 里的,这条笔记提取出的行动建议,我也会视工作量转为待办、任务或项目,以便行动能落实下去。

从我自己的实践来说,这样的视角不仅适用于学习上的笔记,也适用于日常的日记、或其他形式的回顾写作,这能让我一直基于自己学到的东西保持思考、调整行动,更好的适应自己周遭信息环境的变化。

2. 放下对笔记的 FOMO

每次看到新东西、写了一些笔记,就开始愁什么时候转为输出,不知道是不是就我一个有这种焦虑。

一旦接触的东西多了,尤其是输入的信息多了,输入端就会开始堆积:收藏了不少文章、视频个课程,买了不少书,零散记录了不少灵感或笔记,但自己也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再看它们。

再考虑到输出,就会倍感压力,总感觉很难达成一个输出大于输入的动态平衡。

我目前的处理方法是逐步接受这种不平衡,将它视作一种害怕错过的 FOMO 心理,但我可以试着放下它。

不得不承认,兴趣它就是跳跃的,我不必预见自己什么时候会再次用到这些东西,因为不是所有的输入内容都要在当下全都转为具体的行动,确保需要的时候能找到要用的东西就好。

这也刚好对应了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里提到的笔记管理框架 PARA,对应着 4 个英文单词:

1. Project:短期内在进行的项目,有明确的截止时间。就像锅里正在烧的菜,如果不看好就烧糊了,时效性比较强

2. Area:没有截止时间、长期关注的领域,比如自己的工作职能、生活中要负责的人或事情。Area 可能会催生出 Project,就像冰箱里冷藏区固定会备上的食材,需要时就能用来做菜

3. Resource:自己感兴趣、以后可能用得上的东西,但还无法归入 Area 的,比如对音乐感兴趣但自己不是玩音乐的,弄个地方专门存音乐创作的东西。Resource 可以转为 Area,就像时不时会尝试的没吃过的新菜,存了对应的食谱或是收藏了店铺

4. Archive:不再活跃的项目、不再关注的领域或不再感兴趣的东西。就像很久不用的食谱、过期的食材、或是写过的料理点评

PARA 整体上更注重笔记和资料的流动性,对我来说,这意味着在同一时间,不是所有笔记都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投入同等多的精力加工的。不活跃的、没那么关注的可以往远了挪一挪,保证当下优先的能高效找到就好。

这条更像是对第一条的修正,虽然学习的输出优先,但兴趣是很难控制的,为了保证对自己兴趣感知的敏锐,与其加上限制,不如及时更新自己的焦点,少而精的处理最快需要用的笔记。

初步大概能想到这么多,书还在看,边学边做了。
23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一起来学习

132063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