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Szhans
7月前
🫀当我们说放下手机,我们想要重新获得什么?

当移动互联网的狂潮来临之际,少数顶尖的互联网创始人和产品经理们曾预言手机将成为身体器官的一种外化[1]。这一隐喻和说法,如今已被验证:最简洁的证据之一,在手机没电、断网时,我们会焦虑不堪;如同身体某个部位需要休息和补充能量一般,急不可待。

不过,没人能预料到短视频、游戏崛起,让手机和身体的博弈关系悄然变化,不仅是成为通讯工具,还在不断重塑我们所认知的现实(Reality)。 它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开始吞噬真实生活。

这套虚拟现实被设计如此动人,它们巧妙地安排戏剧冲突、节奏感,并极短的时间尺度内操控我们的情感和多巴胺响应机制。

不仅让人享受愉悦,竟然还能沉迷于苦难。这些设计背后的复杂机制已经被心理学家充分研究清楚, 一种被称为良性受虐[2]的现象广泛存在, 被绝大部分互联网专业人士所忽略。随着算力的提升, 这一现象越发突出,这种在苦中作乐的广泛现象被严重低估了。

它深刻解释了今天的年轻人(特别是男性)为何常常沉迷于无止尽的手机游戏? 那种充满刺激又安全的冒险乐园,和消费主义的套路还不一样,它还能赋予我们深刻的成就感和意义感。

受苦带来了反差式愉悦比简单的购物欲满足体验强烈太多,令人久久回味,不愿意离开。(《艾尔登法环》、《王国之泪》的地下世界都揭示着苦难的意义:反复凸现出人们在极度混乱、复杂和高速变化的真实世界面前,更加愿意选着充满苦难的虚拟世界。)

这个趋势还在持续加速。考虑一下最新手机厂牌如何表现游戏丝滑体验的宣传片吗,我们不难想象在在手机上体验更大的挑战和苦难,将更加自如、随时随地。[3]

在摩尔定律、 AI和数字孪生技术等助力下,手机还会在蛮长一段时间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不是因为XR等技术不炫酷,而是从神经网络的意义来说,「触觉」的力量本身就比听觉和视觉更原始、更主导[4]。从生物智能演化视角, 它是意识的诞生之源;因此,手机已经不在是你的附属器官,而是与你的胃、你的心、你的脑一般重要的存在。

反过来说, 这些强烈的体验,撕裂了现实和虚拟现实的边界,撕裂了真实的人际关系。

对于新世界的我们来说,学会与手机相处成了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落后的教育系统不会告诉我们这件事,就像它从来也不告诉我们如何处理情感、性和亲密关系。

我们急需自我教育和觉醒, 知道何时该放下它; 不妨把《思考的快与慢》《神经的逻辑》这些顶流科普放在床头熟读于心,不断清醒意识到手机厂商、互联网巨头、电商平台是如何利用「贪婪的多巴胺」来控制我们,将每一个人变成 DAU、访问时长、LTV等单向度的数字。 直接点说, 过去几十年蛮荒的互联网腾飞年代,大平台的算法并没有什么价值观。

当然,我们也要小心二元对立思维,不能一棒子打死说手机就是恶魔本身,一味指责它导致现代人进入「友谊衰退」的孤独时代。

只有不断审视手机和我们的关系,让其更少地成为娱乐中心、更多地成为学习中心;主动去借力,积极减少被控制,我们才能与这个新时代的器官和谐起来——成为手机的主人,而不是相反。

人类作为复杂的智能物种,不仅追求愉悦和意义,还有一点极为强烈而被反复低估的需求——与他人建立关系。

我们都渴望更真实的拥抱和更长情的陪伴。 我们喜欢聊天和听故事,那空气中饱含语气的震动感结合扬顿挫语调,让我们感到安全与温暖。

透过技术的编解码还难以还原真实的复杂性,毕竟从人类演化的数百万年过程, 语言的本质就是一种「梳毛」,它代表了人类最初代的网络链接。 只有不断走出我们自主建构的洞穴,才能欣赏真实世界广阔而无限的维度。

每当我们审视手机在现代生活的独特意义时,试着提醒这一点,它至关重要:

它无法替代你和家人、爱人、友人的真切交流;无论技术多么发达,我们永远拥有一颗渴望「连接」的心。

注释:

[1] 严格来说, 古典产品经理们不是首创这样的隐喻,而是科幻大师们。 早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赛博朋克流派的诞生就充满了这样的设定,无论是《银翼杀手》还是《神经漫游者》,人类开始更多依赖「电子植入物」已经有了完整和哲学意义的思考。

[2]“受虐”(masochism)这一术语由精神病学家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在19世纪末提出的, 弗洛伊德将其广泛化用在更多领域。 保罗·罗津(Paul Rozin)在2013 的论文中正式发明了“良性受虐”(benign masochism)一词,用于指涉某些自愿遭受的疼痛和痛苦。 这一主题的研究,深刻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在某些情境下愿意主动受苦(吃辣、看恐怖电影、冷水中游泳)甚至欣赏疼痛,特别是这种不适是短暂可控的,并不真的造成长期伤害的现象。 简言之, 良性受虐能够带来极大反差性愉悦感。

[3] 《生化危机》 作为 iPhone 15 Pro 手机游戏的代表作,只是一个开始。

[4] 详见尼古拉斯·汉弗莱的《一个心智的历史》,触觉和视觉演化关系的论证。
1052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心理学研究小组

502177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