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两天对于李佳琦事件解读角度导向有钱人和穷人的对立,不同阶层的人无法共情,他有钱了他飘了看不起穷人了等等的号都取关了。因为所有的角度里,这个角度是我个人认为最无益的,甚至会进一步促进不同人不同观点的对立和撕裂,或者说煽动简单粗暴的仇富心态。事实上当代互联网上的舆论已经充满了对立和撕裂,民意的共识大部分都是情绪的共识,而非理性的共识,因为理性的共识本来就很难,而情绪的共识来得太容易,太凶猛,只需要一哄而上,或者一哄而散。
积极一点解读这件事,它也许可以标志了我们对消费开始祛魅了,李佳琦的引起反感的言论本质上是一套祛魅前的消费观:努力辛苦工作——换来涨工资——喜欢什么就买吧买来奖励努力辛苦工作的自己——继续努力辛苦工作去换下一轮涨工资。这套旧的消费观的目的地就是那套最熟悉的主流价值观:赚钱多的,能随心所欲消费的人生就是成功的有价值的人生,反之,就是人生输家。如果可以从对这套消费观祛魅开始,打破牢牢植入人心的主流价值观,我们就不需要跟人比富或比穷,不需要纠结富人跟穷人是否可以共情,更不需要以财富分人群搞对立,各过各的,各自安好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