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杨昌
2年前
疫情开放后,为了能让自己今年能多出来走走,我花了两周时间专门研究了一下,如何克服“社恐”,更好地参加线下的见面和活动。

下面算是我的学习笔记吧,自己总结的几条线下见面可能用得着的小tips。

自己学完还是蛮有启发的,虽然上半年实践得不太多,也希望能支持到有同样困扰的即友吧。

1、从适当降低预期开始

参加线下活动,并不一定要给大家留下多深的印象,认识到多少很棒的人,或者能有多么不一样的体验。

外向者眼中某些“线上聊千遍,不如线下见一面”的好处,可能就正是某些内向者(比如我)紧张的根源之一。

设置了过高的预期,反而把自己搞得紧张兮兮,畏手畏脚,变成了“眼观鼻,鼻观心”的真·社恐。

再者,想直接从社恐转变为社牛,就跟让一位深山老农开船去百慕大三角洲一样,出师未捷身先死,更加害怕线下见面。

那么,我不妨降低预期,先从“海滩赶海”开始,一次次积累成功经验,然后再慢慢往浅海里走。现阶段,我暂时将“线下见面”的目标,设置为开一条新的“支线任务”。

具体来讲,在维护主线不出问题的基础上,去尽可能地多开支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拓展自己的可能性。进而,让自己不轻易失去复杂性和独特性,成为这个世界上同质化的一个原子。

至于什么时候触发「隐藏剧情」,获得意料之外的反馈和奖励,暂不强求。但可能性多到一定程度,量变势必引起质变,这个是很值得期待的。

2、从理想状态找回自我效能感

从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从“深山老林”赶到“海滩”,也是需要鼓足勇气和发挥潜力的。

而当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有更多的能量,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一般来讲,即使很小的成功经验,都会增加我们的自我效能。那么,我有哪些线下见面方面小小的成功经验呢?当时比较理想的社交状态大概是什么样的呢?

年初就有个案例,跟艺术家前辈以及他的朋友小聚的时候,我有很好贡献了艺术家视野之外的商业认知。

过程中,我有让他们看到了我的深度思考,也能为他们带来一定的信息增量,同时大家聊的气氛特别融洽,聊完浑身淌着一股暖流。这个,应该就是我追求的理想状态。

想清楚理想状态后,我又想到了之前的很多成功经验,沟通对象中不乏经常出现在新闻里的学术大牛、投资人和高级官员。我跟他们都能面对面谈笑风生,还怕有什么线下活动呢?信心突然上来了……

3、从噩梦状态出发,找到突破口

害怕线下活动,肯定是有过降低自我效能的失败体验,里面有过特别特别难受的噩梦状态。

细数我过往失败线下社交体验,「无领导小组」和长得像「无领导小组」的氛围,绝对是我的噩梦。在糟糕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中,你会见识到什么叫做真正的群魔乱舞:

一群人尴尬地为赋新词强说愁,非常刻意地甩出各种高级却略显空洞的名词。相比解决问题,他们更看重怎么表现自己。

他们紧张没有安全感,他们慕强恐弱,一个劲儿拍强者马屁,故意踩内向者一脚去找点优越感,甚至相互攻击诋毁。

(从我有限的职场经验来看,如果一个团队如果全是这样的氛围,迟早扑街,无一例外。)

对比来看,噩梦状态中,有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才使我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呢?

我想主要原因是有不公平感:“噩梦”社交场景下,强势的人的话语权就是比不够强势的人要大,说一句话就够对方难受两天,也不用照顾对方的情绪。

内向者对周围的情绪抓取非常敏锐,如果沟通中夹杂着各种情绪,会极大干扰我的思考,进而影响语言的组织,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与此同时,不够强势的我,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用一些很粗糙的语言直接人身攻击对方,来获得道德和对话上的优势。

找到根源后,我不妨从两方面下手:

1、如果有得选,我要提前预判一下,这场线下活动,会不会是「无领导小组」氛围。如果答案是yes,而且可以不去,那就不去。

2、如果没得选,或者是想当个小小支线任务去挑战。

①我会首先做个强准备,基于要讨论的话题,提前写下大量的内容。壶里的饺子多了,总能倒出一两个。

②其次,设立明确的边界,一直给自己心理暗示“我是考官,不是考生”。

有意识地把肢体调整到一个更强势、更舒展的状态里,然后用一种考核的眼光打量带强烈情绪交流的沟通者,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好惹。

③万一遇到个攻击我的主,我会直视对方的眼睛,坦诚布公且坚定告诉他,不要这样跟我沟通。

这样都聊不下来的话,当即离开,并且反馈给组织方。心里还是不爽,就线上干回去……

最后,希望我和有同样困扰的伙伴,到时候能以自己最舒服地姿态,和世界好好相处。

———

更多内向者发展相关的内容,可以看我这一篇即刻:m.okjike.com
61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自我管理互助会

341462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