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陶程
1年前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产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普遍会有更大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就?

后来得出的核心结论是,中产家庭的教育方式更加匹配社会运转的规则。他们的父母会以社会需要为目的,最大化开发孩子的潜能。

我观察到的中产家庭的孩子,在童年时,普遍会有这么几个特征:

- 父母会安排各种课外活动,来激发孩子的潜能。比如一个孩子如果在运动中表现出天赋,那父母就会给他报足球、篮球、游泳等各种辅导班。

- 如果遇到问题,父母会引导孩子进行协商讲道理,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这样,在进入社会后,他们更少服从权威,而是更自信的把自己和其他成年人摆到平等的位置上去沟通。

- 一旦父母发现孩子对学校规则不满意,会很重视,会为孩子争取利益,要求相关机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老师在做一个适合绝大部分学生的教育行为,但是中产家庭的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可能会公开质疑这种行为。

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我理解,其实是因为社会规则就是如此——

- 在某个细分领域具备优势,长期专注刻意练习形成长板,才能被社会和市场看到。拥有被社会需要的稀缺性,足以在某个领域成为佼佼者。

- 机会的有限性,决定了竞争无处不在。不管是求学、求职还是创业,你要做的都只是要在核心要素上,比别人更有比较优势,你就可以胜出。

- 一旦进入社会,每个人都是系统的产物。你需要在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下,和其他人产生交易和协作,实现共赢。在顺应系统规则的前提下,也要勇于argue不合理的规则,为自己争取权益。

但是,这样教育的负面是什么呢?

- 课余时间被塞满了各种活动,在父母的期待和要求下,经常容易感到无聊。久而久之,很难自己创造快乐,创造力会下降。

- 父母有意识的引导下,总会觉得自己很特别,自己提出来的意见很重要。以自我为中心,群体意识淡薄。更容易自私、娇惯、冷漠。

- 用合适的语言清晰表达诉求,以理服人,确实能更多让规则为自己服务。但一旦真的牵扯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讲理很多时候就不管用了。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而相比之下,另一边,低收入家庭的教育理念更倾向于:

- 由于经济的匮乏,不认为发展孩子的兴趣有多大意义,甚至不认为孩子的课外活动应该占据父母的精力。父母要维持生计已经很辛苦,孩子得理解父母,想办法自己打发时间。

- 父母认为孩子就只是孩子,和成年人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分明,只有等到孩子长大后,才能做到和父母平起平坐。

- 父母自己就倾向于服从规则,也会更倾向于鼓励孩子服从权威。在家庭中,父母更多是指令性的要求,要求孩子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不好会有什么惩罚。在教育上,父母敬畏学校和老师,他们会认为老师就是学业问题的权威,通常不会也不敢质疑。

我小时候周围很多朋友都是在这种氛围下长大,不过,我们也能明显的感受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好处:

- 孩子在童年有更多的自由、快乐和家庭温暖,更独立,跟家里人更亲近。

- 孩子有更多自主可分配的时间,可以自己选择朋友,选择娱乐方式。

我在农村长大的七年,就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候。我可以漫无边际的奔跑和玩耍,周边的小伙伴也普遍更无忧无虑。同期的城里孩子则在不停的上辅导班、兴趣班,忙碌、充实且枯燥。

但是长大后,中产家庭的孩子见识到了人生的丰富性,知晓了社会规则,知道自己拥有选择权,会充满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希望。

但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在资源上严重匮乏,从小形成的核心能力不符合社会价值取向,还缺少选择意识,很容易就放弃对未来的憧憬。

也有少数农村孩子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进入了大学,甚至是名校。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依然要花大量时间来弥补和其他人相比,在社会技能上严重不足上的问题,重新在社会中建立自信。

这也会是他们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的命题。

——《不平等的童年》读书思考
37146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114565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