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神奇的品牌操作02
《十三邀》有一期,许知远采访陈晓卿,他问了一个问题:
“稻来作为一个制作公司,是什么样一个水准?”
(这里补充一个背景:稻来是陈晓卿离开央视后成立的纪录片工作室,里面也有《舌尖1/2》和《风味人间》的原班人马)
陈晓卿的回答是:如果和BBC的项目比,肯定有差距,但差距不在于制作,而在于整个基础。
▪️
基础是什么呢,他举了一个例子:
“我曾经去BBC参加showcase看《天线宝宝》,他来推销的是几个【儿童心理学家】,他拿的文案有这么厚,就是解释我们为什么把《天线宝宝》做成现在这个样子。”
“里面玩偶说话的重复长度,和普通婴儿接受人类语言长度的共频率大概有多少,所有的临床调研数据,全部在里头。”
听完的当下,我其实是有被震撼到的:这可是1997年的一部作品,居然会这么细致地考虑特定受众的语言特征,然后打磨内容的表达效率。
▪️
于是又去翻了资料,发现了一些更有趣的设定:
比如,为什么天线宝宝里的东西都是圆圆的?
因为相比直线,婴儿更喜欢曲线(美国心理学家范茨,1961)。并且幼儿对于图形的认知是有先后顺序的:先是圆形,再是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再比如,为什么天线宝宝的设计都特别简单?
因为年龄小一点的幼儿更容易被一些细小局部所吸引,导致无法认知整体(苏联发展心理学家扎波罗拉兹,1971)。
再再比如:
- 为什么天线宝宝的颜色都这么艳丽?
- 为什么室内外的场景颜色差异这么大?
- 为什么里面的角色都爱又跑又跳?
- 为什么老是有“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的重复?
- 为什么连说个再见都要说上三分钟?
几乎每一个设定都有一个合理的科学解释。
而这些解释也可以引导向类似的问题:
- 为什么老年人表情包的饱和度那么高?
- 为什么有些口号就要重复三遍?
- 为什么会有文化母体/文化原型?
▪️
我一直认为内容的表达效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品牌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在定义清楚价值后去做价值的充分表达,通过视觉、通过话语、通过空间或其他。
而针对一群人的高表达率,往往可能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有点反效率。比如,成年人看天线宝宝,我看编码语言,你听温州方言。
但“你懂我懂”的高表达率就是能解决很多价值传递问题。
▪️
十三邀里,陈晓卿说完天线宝宝的当下,发出了“唉呀”的感叹。又羡慕又惋惜的样子。
我也唉呀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