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辛苦,远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我本身在医疗传媒行业工作,而且身边有同学是医生,会了解很多一手的行业资讯,深知医生的不容易。很多人觉得医生是社会上受人尊敬的职业,是高收入群体,会有很多“灰色收入”,属于名利双收,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找医生作为另一半。
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成为医生,特别还是三甲医院的医生,本身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毕竟公立医院的医生门槛很高,学历、学校都有要求,最近两年也是越来越卷。博士毕业之后已经三十岁,再加上规培3年,三十多岁才可以考主治。成为主治医生之前,他们的工作其实不高,眼看着周围的同学已经工作好几年甚至孩子都不小了,自己才挣工资,这种心情只有医生自己清楚。
除了日常出诊之外,他们还要搞科研(主要为了评职称)、参加学习交流(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应对各种检查(每年的政策都在变,都会有各种检查)、做科普(现在有部分省份对医生的科普数量有要求)、值夜班(如果是大医院的重要科室夜班基本一夜不睡,很熬人)。再回想下刚结束的疫情,很多医生要去线下采核酸,都是超出本职以外的工作。
前两天参加高中同学的婚礼,他目前在云南的三甲医院急诊科当医生,几年没见,他比以前沧桑了不少。他跟我说,他这是连续上了六天夜班,才请下假来办婚礼的,整个人很瘦弱,黑眼圈很重,没什么精神。一直不抽烟的他,这次居然抽烟了。他跟我说的比较多的就是压力大、累。虽然上学的时候总是年级前十名,名副其实的学霸,但是在医院这种高学历如云,而且十分讲究人际关系的环境系,他也觉得很疲惫。
他跟他老婆都是医生,这种情况在医生群体里不算少见。两个人的排班可能不一样,也会遭遇经常见不到面的时候,特别是疫情期间,他们都要去疫区支援,更是让这个刚组成的小家增添了一些苦涩。现在是苦尽甘来,他们两人都已经通过主治医生考试,后面的日子会更好,当然也会更加忙碌。
最近几年,社交媒体的发达把医患矛盾、医患纠纷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下,医院对于医生的约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不仅给医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还可能对医生的职业前途造成影响,很多医学生选择转行,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当然还是要为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生点赞,因为他们的付出奉献确实比常人要多一些,而且他们做的很多事情是我们看不到的。
像他们这种年轻医生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经常不被人信任,因为绝大多数患者都认为上了一点年纪的大夫更有经验、水平更高。如果是做大手术,可能一台就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对于体力和耐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这个行业虽然平常风吹不到雨淋不到,但是每天工作超过十小时对于很多医生来说都很正常,更别说遇到突发事件需要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这种工作强度对医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影响,时间久了也会有各种职业病。
医生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而不断地努力工作,为了这个目标,他们经常要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家庭生活。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医生的工作,不要随意批评和抱怨他们的工作,更不能使用暴力来解决医患矛盾。我们也应该支持政府加强医疗改革,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医生的待遇,让医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