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认证,可以给人做教练么?
1)推荐一个资源,讲解ICF认证(见图)。透过这个分享可以对这个问题有新的思考。
2)我也分享我的观点。
2.1 教练领域的认证ICF是最知名的,但不是唯一的。真心想要学习教练的伙伴,去获得认证是推荐的,但不是绝对的。
2.2 获取ICF各个级别的认证(ACC、PCC、MCC)是一个训练工作量证明,不是能力保证。
以PCC为例,申请它的【必要条件】是,你做满了500个小时的教练、通过了伦理测试笔试、参加过不低于125小时的认证课程、接受过3个月以上的最少10小时的教练督导。
所以,一个拥有PCC认证的教练,水平合格的【概率】较高,但不能保证水平一定较高。这个道理类似于,大学名校毕业生的工作综合能力,理论上应该高于没有读过大学的人(统计意义),但具体到个人这个说法不成立(个体意义)。
3.3 认证就是个认证,就像高考就是个高考一样。大家都是东亚文化下长起来的,应该知道一个证书和实际水平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3.4 我对“我要xx年内成为PCC级别的教练”这样的想法抱持迟疑的态度
原因有二。(1)如果这么想是出于自我证明,或认为有利于自我包装,那么这样的意图是不利于做好教练的。此处可展开另一层专业讨论,按下不表。(2)教练学就像一门一旦踏入就永远不会毕业的学科。既然教练的自我精进是永无止境的,那么,急什么呢?
3)提供几个事实以作参考
3.1 我至今还没有去申请ICF认证。但我的工作里包含一部分的为他人做教练。
我经常和朋友戏称,我是一位野生教练,学习路径也和其他教练不太一样——我是先做,再用科研的态度研究,再上了很多专项进阶课程(ICF认证体系下的CCE课程,理论上是通过了ICF认证、每三年需要更新认证证书的人才需要上的课),也会定期去参加教练督导学习。
打个比方就是,我没有“本科学历”,但是我已经去听过一些“博士”才需要上的课,做过“博士”会做的项目。不是我轻视“本科文凭”,只是我认为这样的学习精进方式比较适合我的学习需要和我在多个身份间的心力分配。我也不排斥哪天去获得一个“本科学历”,需要的时候我会去的。目前来说,没有这个学历也不影响我做好我的工作。
成为教练的唯一方法是开始去做教练。
其实这也是个句套子——成为()的唯一方法是开始去做()。哪个领域不是这样呢?
3.2 在教练文化比较成熟的英国、美国,我见过非常高水平的教练。比如,一位满头白发、看起来年长我20岁、为我做了一场教练对话的美国阿姨。她有成人教育学的教育博士背景,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工作时间远超于我,也【只是】ACC级别的教练,但我的体验是,她的水平远高于一些PCC级的教练。
同样,我有一些活跃在不同领域的朋友,或许从未学过教练,甚至不知道这个词,但他们的个人修为使他们拥有安定松弛的状态、中正开放的态度、无评判聆听和精准发问的能力、以及看到你身上每一处微光的眼力。
在我心中,他们一样是好的教练,无论他们是否自称教练、是否拥有一纸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