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杨昌
1年前
学习/了解AI,最好的信息源在哪里?

最近,陆陆续续有人说我朋友圈内容质量高,说我 AIGC 新闻源很多很新。甚至还有投资行业的朋友,找我打听 AIGC 相关的内容。

1、优质信息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好的内容,主要源于好的信息源。那么,像我这样的没有技术背景的普通人,想要学习或了解AI,最好的信息源在哪里呢?

先说结论:“不在西装革履的卖课海报里,免费的,不需要499”,就在「即刻」App 的“AI 探索站”等免费圈子里。

从 12 月 5 号用 ChatGPT 生成孙悟空 AI 绘画提示词开始,我陆陆续续付费加过不少知识星球和社群,也在 Twitter 上关注过上百位 openai 等公司/机构一线的活跃的 AI 从业者[1]。

5 个多月下来,确实到处都有“淘到宝”,也在不少知识星球写出过精华帖。但如果从信息质量和信息密度来看,暂时还没有看到比即刻“AI 探索站”强的付费社群。甚至群里某些让社群成员激动的信息,还是从即刻那边转发过来的。

Twitter 作为信息源,按道理说肯定更加“一手”。不过一般人不一定打得开Twitter,而我现在也没有培养出来太好的使用习惯。现阶段来看,“AI 探索站”里的前沿信息线索基本够用,很多Twitter上的开发者大牛也会在这里分享,需要溯源的时候,我才会去 Twitter 和相关官网。

此外,也会有不少「超级个体」拉的免费交流群。但群的活跃度都相对有限,社群的生命周期也相对不长。凡是拉了几个月的群,每天还有群消息的,很多时候是超级个体在转发某些消息,讨论氛围真心不浓。

因此,我的AI信息源,逐渐变成了「以即刻“AI 探索站”为主,通过付费社群的精华帖和少数公众号信息做补充,最后去Twitter 和相关官网溯源」。

其中,即刻“AI 探索站”在前沿信息、认知/insight更新等方面的信息较强,付费社群中技巧型和变现实战的内容偏多,Twitter 和相关官网里就算看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啃完的内容更多。

说到这里,我还想再多说两句,聊聊 AI 时代多看点什么内容可能更好。

2、真正的科技变革发生时,认知/insight 是最重要的

前魅族 coo 李楠曾在 B 站视频[2]中分享过:技术进步的阶段,你尚可研究“ 10 个技巧玩转Midjourney”。但当技术发生颠覆性变革的时候,你不能用技巧用技能掩盖认知的落后。

比如写 Java ,很多 Java 程序员没搞懂 Java 是面向对象的语言,只是学会了技巧层的皮毛,写出来的代码还是纯纯地面向过程,还是上个时代的认知。

【真正的科技变革发生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更新自己的认知,技巧是次要的】

微软Principal DataScientist、某DataCopilot产品负责人朱晓勇[3],最近在 LinkLoud 的分享里,也有类似的观点:

随着LLM开始加入工作流,insight是最重要的,执行是次要的,用好工具、拥有更多insight的人,会有更大的价值。

3、酷壳网有篇文章[4]指出,要在认知上超过别人,就要在3个方面上做足功夫:

“1)信息渠道。试想如果别人的信息源没有你的好,那么,这些看不见信息源的人,只能接触得到二手信息甚至三手信息,只能获得被别人解读过的信息,这些信息被三传两递后必定会有错误和失真,甚至会被传递信息的中间人hack其中的信息(也就是‘中间人攻击’),而这些找不出信息源的人,只能‘被人喂养’,于是,他们最终会被困在信息的底层,永世不得翻身。(比如:学习C语言,放着原作者K&R的不用,硬要用错误百出谭浩强的书,能有什么好呢?)

2)信息质量。信息质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中的燥音,另一个是信息中的质量等级,我们都知道,在大数据处理中有一句名言,叫 garbage in garbage out,你天天看的都是垃圾,你的思想和认识也只有垃圾。所以,如果你的信息质量并不好的话,你的认知也不会好,而且你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有价值信息的挖掘和处理。

3)信息密度。优质的信息,密度一般都很大,因为这种信息会逼着你去干这么几件事:
a)搜索并学习其关联的知识,
b)沉思和反省,
c)亲手去推理、验证和实践……
一般来说,经验性的文章会比知识性的文章会更有这样的功效。比如,类似于像 Effiective C++/Java,设计模式,Unix编程艺术,算法导论等等这样的书就是属于这种密度很大的书,而像Netflix的官方blog和AWS CTO的blog等等地方也会经常有一些这样的文章。”

归根结底,还得是信息,找到优质信息源,每天都浸泡在高密度的信息中,认知自然就上去了。

如果能再用用“费曼学习法”,用大白话把学到的好东西分享出来,看看其他人能不能看懂,那就更好了。

最后,如果担心信息洪流太大,学不过来,可以尝试这5个给学习做减法的小tips[5]:
1、只掌握最好的产品,少关注新产品测评(除非远超 ChatGPT)
2、只解决具体问题,不做泛泛了解。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3、只关注核心能力,不关注花式玩法,用 AI 扬其长避其短
4、只关注理清需求和逻辑,不死记硬背提示词
5、先关注提升认知/insight,然后再谈技巧

———

[1]有哪些一线的活跃的AI从业者Twitter值得关注:m.okjike.com
[2]李楠《让所有人更好的理解 AIGC 的三个比喻》:m.okjike.com
[3]Linkloud上周六“Gen AI”主题沙龙有哪些有意思的观察:m.okjike.com
[4]陈皓《如何超过大多数人》:coolshell.cn
[5]如何给「学习AI」做减法?我从吴恩达、曹大、刘飞等人的分享中,总结了 5 条思路:m.okjike.com
45198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AI探索站

67017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