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达达滚雪球
11月前
达达的 100 个知识管理技巧:
这条把 1 30 统一贴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有帮助。后面总结出更多技巧会继续更新。

1、遇到暂时难以归类的资料或者文章,可以新建一个文件夹,取名“杂学”,统一放进里面,然后每周整理归类一次,积攒多了自然知道放哪;

2、如果一个文件可以去多个分类,那就用好标签和关联功能,同时关联到几个文件夹中;

3、遵循知识输入,加工,输出,归档的过程,写得好的自然要归档到相应分类中;

4、对于某一学科的知识,一种是书本的输入,一种是通过这种输入的实操经验所得,不要分开放,知识整理是为了方便自己,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5、照片整理可以用各种云软件,比如icloud、谷歌云、腾讯百度阿里云,有个软件叫billfish据说很好用:

6、可以参考别人的架构,但不要照搬,因为只有你自己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

7、信息整理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为了使用方便;

8、平时整理信息如果会摘抄金句,有时候涉及多个方面,那就用标签,多方面就用多个标签,然后定期整理;

9、信息和知识整理最后都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收。打标签是为了更方便地使用,而定期规整能够让你集合相似信息,同时也能让自己更新内化,如果不整理,下次遇到类似的东西,可能你还会再收一次。不断重复:

10、我们该记录什么信息呢?有个方法是看看你现在遇到什么问题,那么围绕着这个问题去寻找知识,而不是总是等灵感:

11、大部分资料可能并不需要收集,因为时效性会有点强,这时候需要去看本源是什么?把本源概念搞懂,放到知识库中即可,有点像种树,不要关注叶子,而是要看树干和树枝;:

12、不要纠结于用一种工具,而是多个工具结合不同的用处,用飞书或者印象笔记或者notion可以沉淀内容,用flomo可以随想随记,用云盘可以储存大量视频文件;

13、工具不重要,想好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才重要;

14、桌面有一大堆文件,整理前要先想好分类和框架,把常用的先筛出来,剩下的慢慢放到相应分类去;

15、沉淀一个学科的知识,要从初阶、进阶、高阶分阶段进行学习和记录,还有实践。

16、知识整理过后并不属于你,只有通过回顾、记忆、实践、输出才能慢慢转化成你自己的知识:

17、不是一定要把工作的资料归工作,学习的归学习,而是该问自己,在你的知识结构中,这份资料该沉淀到哪里:

18、All in one可能很美,但如果做不到,可以在多个平台都建分类即可:

19、很多以前的资料现在整理很痛苦,这个免不了的,但建议越早越好。最好的捷径就是在整理的过程中,断舍离一些不需要的内容 首先新的资料统一用一个平台,其次把其他平台资料按优先级排列,放优先级最高的且自己会常用到的。其他就放在原平台上。这就至少 50%的内容不用动了。然后平时偶尔想起来,可以去搜搜,有用的就搬过来,每周固定整理一个文件夹。过段时间,你会发现以前很多收藏的东西,有用的都搬走了,剩下的都是边角料,不动也罢,不信你看看你的微信收藏夹三年前的内容:

20、恰当的知识管理的过程,也是自我进化的过程:

21、群聊的信息想收藏的,可以另外建一个专门的微信群,然后把各群信息转发过去,每天整理一次:

22、如果一分资料可以放多个分类,这想放那也想放,那就用打多个标签来解决,或者直接放一旁,先整理别的;

23、在听书或者听播客时,听到不错的知识点,可以先用手机录音,再用飞书转成文字;

24、Flomo可以记随想,定时回顾,要用时取用即可;

25、一篇资料很长,想要放进知识库,不要全部复制放进去,可以挑一个对你最有启发的,总结以下再放进去,长文可以放个链接;

26、一个分区工具:直接在微信或者百度搜“电脑分区桌面壁纸”,可以找到分区工具:

27、觉得微信收藏不好用的可以直接用cubox,用过就知道香,可以把各大平台的收藏转到这集中处理。

28、越是信息爆炸,越要学会舍弃,敢于断舍离;

29、不用担心错过重要信息,实在重要它迟早也会再出现的,如果没有出现,可能也是不那么重要;

30、知识整理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过得更好。

觉得有启发的,欢迎点赞,也欢迎交流。

配图 by Midjourney
1677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生活小姿势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