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世界读书日了!很多人有读书焦虑,一段时间没读书,在网上看到有人推荐书,或者又有什么图书榜单发布了,就会慌张。隔三差五,就觉得“我应该找本书来看看了”。很难说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因为让我们焦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再多一个读书,实在太辛苦了。
说出来可能有点价值观不正确,但我一直觉得读不读书没那么重要。我个人确实喜欢读书,纯粹是我能在读书里找到乐趣。我不太看视频,不是觉得不好或娱乐至死什么的,纯粹是我找不到什么乐趣。相比于画面,文字给我的信息量和冲击力都是更大的。这是我个人吸收信息的偏好。
很多人能够通过画面、影像,甚至综艺里面的人际互动获得很多思考,我就没有这个能力,我很佩服他们。
我虽然喜欢读书,但肯定不是正统读书人。我不太研究书,不怎么看推荐和榜单,读书也没什么体系,纯属想到什么看什么。乐趣也在于某种随机性。
去读书,要么是乐趣,读书真的特别开心;要么是工具,能从中找到切实可用的操作指导。要不真的不用勉强自己,把它变成一种新的都市焦虑病。
纯粹为了读书而读书,获得一些轻而无物的谈资,一旦深入就瞠目结舌无话可说,实在是毫无必要。
我有一些能力卓越博闻有趣的朋友,一年也读不上几本书,但完全不妨碍他们相当有想法,不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充满见地。他们也都非常坦然地承认,我不喜欢看书啊。我看不进去。我觉得没意思。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人,不读书,但是认知能力非常强。没什么奇怪的,因为他们在思考。每天的新闻,路上的行人,公司的同事,地铁上的广告,随意看到的某个事件,也许都是观察和思考的对象。他们的大脑非常活跃和强健,时时刻刻都在洞悉和反馈。他们在不停思考与他们头脑能力想称、与当下情绪相符的事情。这种持续的匹配和优化,是相当高能的。
倒是很多读书的人,头脑教条、僵化,塞满了没有咀嚼和思考过的文本,说出来的东西既无趣味也没有见地。
我也常碰到说起来一年读了百本书的人,说起来滔滔不绝,但也仅限于书名作者内容简介,还有一些他人的书评观点总结,毫无自己的见地。所以读书不读书,事实上根本不能鉴别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之前我做博主时,朋友说我可以做一个“读书博主”——给大家推荐书,类似“每周推荐一本书”“一年读完100本书计划”之类的栏目。我想了下,这件事我肯定干不了。我一年绝对读不完100本书,一周读完一本勉强可以,但我也不想勉强自己。
现在“读书计划”充斥在各种平台上,把读书当做一种人生任务,不看书就是无知,下沉和堕落,因此必须用数字去量化。我觉得有点荒谬。
一年100本书,就是平均3天读完一本书。这速度要么书实在是浅薄易读,要么就其他事几乎都不用做,就埋头读书。流畅的小说还好,大部分好书没那么易读。这种紧凑程度连吸收时间都没有,何谈还要输出内容给其他人推荐。估计只能囫囵吞枣,看看目录,再抄点豆瓣书评做拼凑。想了想,这算是“职业读书人”吧。
更别提那些号称一年读两三百本书的人,我觉得可以直接当骗子处理。(确实有些人天赋异禀,视读书为生命,但是没什么好学习的)
只读书不思考,才会把读书搞成军备竞赛。找到能真正激发自己思考,获得精神享受的东西,这才是不沉沦。
叔本华在《论思考》里面大特谈了这个话题,管这些人叫“平庸的书本哲学家”,特别毒舌有趣。
我随便摘了几句:
“太多的阅读会使我们的精神失去弹性,就像把一重物持续压在一条弹簧上面就会使弹簧失去弹性一样。让自己没有自己思想的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在空闲的每一分钟马上随手拿起书本。”
“阅读只是我们自己思考的替代品。”
“那些热切和匆忙搬出权威说法以定夺有争议问题的人,在请来别人的思想、见解作为救兵时,的确是洋洋得意,因为他们无法求助于自己的理解和观察——这些是他们欠缺的。”
“我们所读过的别人的思想只是别人留下的残羹剩饭,是陌生人穿用过的衣服。”
…
还有挺多的,我就不一一摘录了。毕竟这是叔本华的残羹剩饭。
他说的我深有体会,我待在家里一直想要写作,但为了逃避写作时必须的思考,我就常常不停买书看书,用阅读去替代我自己的思考和输出。不停地读书真的比思考轻松多了,又有种幻觉般的充实感。但每当我要有创见的时候,我脑海里只能浮出其他人的观点——我的思考是一种停滞懒惰的状态。
总之“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无用”,读书不能代替思考,不能焦虑,尽管顺心顺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