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杨昌
1年前
我最近有点沉迷ChatGPT,沉迷到了开始被人讨厌的程度,还曾被质问过:“ChatGPT是你爹还是你妈呀?”

1、“热爱成痴”

也是这几天,突然有点理解了俞军老师接触搜索引擎第一年写的那段话了:

“本人热爱搜索成痴,只要是做搜索

不计较地域(无论天南海北,刀山火海)

不计较职位(无论高低贵贱一线二线,与搜索相关即可)

不计较薪水(可维持个人当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线)

不计较工作强度(反正已习惯了每日14小时工作制)。”[1]

第一次看到俞军老师这段话的时候,我是非常非常不理解的。

当时满脑子都是“凭什么啊?职业发展不要了吗?不怕被阿猫阿狗嘲笑吗?……”

现在我有点理解了,【喜欢是藏不住的】。

2、「土家语」项目

我上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大学期间做「土家语」项目[2]的时候。

当时也觉得,有没有学分不重要,赚不赚钱不重要,甚至说干不干得成都不重要,反正就是想做,就是要做。

没钱就申项目、搞众筹,没人就去贴吧、QQ群招募。好几个学期,我所有课程论文乃至毕业论文,都是围绕这件事的所思所想。

当然,毕业找工作的那段时间,看到别人简历上密密麻麻的大厂实习经历,而自己只有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不赚钱项目,我也曾苦恼过。

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大概率比任何BAT的实习经验都重要。

那是我完完全全为自己而活的两年,每天每时每刻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现在,如果有人跟老师同学聊起我,大概率第一时间还会想起那些事。

3、我的优势

毕业后的6年时间里,杂七杂八干过不少活儿。

数据分析、产品市场、雇主品牌、新媒体小编、学科运营、社群运营、社区运营、KOL运营、课程研发、产品运营、渠道运营……

甚至还是某日本市场top1出海SaaS公司一款AI产品idea的提出者,画过几个月原型图。

有的是主动争取,有的是被动安排。总之,尝试了这么多过后,也终于搞明白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其实是内容。

而这些年很多干成的事儿,大多也不过是内容能力的溢出。比如那款前司拳头的AI产品,是因为研究创作者工具时见过他山之石,后来跟一位内向AI工程师一合计,就捣腾出了那么款小玩意儿。

内容是我的优势不错,偶尔也会在半夜灵光一闪,忍不住爬起来写东西。但它在我这里,已经像呼吸一样正常,不写确实不行,但写完不见得有那么的兴奋,而且高兴劲儿不会持续太久。

ChatGPT带给我的感觉,更像久违了的做土家语项目的感觉。与此同时,它又远比土家语项目更大众,更具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4、为什么沉迷ChatGPT?

从去年12月5号(ChatGPT发布的第6天)用ChatGPT生成孙悟空的AI绘画提示词[3]开始,我陆陆续续也用了几个月。真正沉迷,还是在GPT-4发布后。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ChatGPT可以帮我解决很多「互联网时代有过的不甘心和白日梦」。

这些不甘心和白日梦,无关乎名利,只是一些朴素的小愿望。

①比如说,学东西。

中小学阶段,只有几周一节的电脑课才能上网。当时想学很多东西,都只能通过买书或者问人。但实际情况是,我没那么多钱买,内向如我更没有那么大胆子去问。

只到后来上大学,有了自己的电脑,连上了学校的网线,才发现:原来这么多东西,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搜着搜着又发现,原来网上很多东西都是假的,我找到它就下了很大功夫,再去甄别它又要下更大的功夫。

另一方面,搜到最后会发现,某些领域最关键的就是那么几个人,我是花了快小十年的时间,才终于有勇气去直接找他们请教,但请教之前仍然特别忐忑,特别担心对方会不耐烦。

而现在,我的大多数小问题、基础知识问题等,全部可以通过ChatGPT解决。

我可以提出任何傻问题,不用担心对方会不耐烦或者嘲笑我;它也会非常有耐心,诲人不倦,而且每次都是直接给到整理好的答案。

一些专业领域的内容,我直接拿过去请专家来确认,他们都看不出毛病。

②再比如,做事情

我不太“会来事儿”,不太懂“搞好关系”,也很难像外向者那么善于表现和张罗。

过去几年,我常常羡慕他们,也偶尔责备自己。我知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可惜,我确实不擅长,天生就这样,而且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去调整了。

举个例子,以前我非常害怕冲突,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之类的场合,会被吓得说不出话来。但现在,我已经可以无需太多心理建设,就直接冲上去干他们了……

前些年受追捧的那种“人际关系”,我真的不太行。我擅长的是通过深度内容去以文会友,以及筛出来合适的人之后基于专业和共情去深度交流。

我也无比讨厌“监工”类型的“管理”。我自己够自觉,别一个劲儿push我;我也更愿意激发别人的主动性,更喜欢大家基于共同的目标去尽可能发挥好自己的长处,一起去共创。

现在好了,再也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去考虑“人际关系”甚至“政治”问题,再也不用花那么多心思去当监工或者被监工们疯狂push了。把很多的执行交给AI,让AI模型之间协作和交互。

当然,还是有很多外向者友好的机会,擅长人际关系、擅长当监工在某些领域仍然会很吃香。但我不关心,那与我无关,我所关心的是,作为内向者,我真的可以在几乎完全不考虑人际的情况下,一个人干一个团队的事情了。

这里举个写文章的例子,咪蒙团队有个爆款公式:

一篇文章等于从50个选题里面选一个,四级采访,5小时的互动式写作,然后要取100个标题,同时拿到5000人群里投票,最后再给一篇文章做1万字的数据分析报告。

以前我总觉得,这是团队搞法,我一个人做不到。但现在,里面的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交给ChatGPT了。且不说咱是否也能出爆款,但这样打磨出来的内容,大概率质量能再上一层楼。真的太开心了。

综上,不管是输入层面的学习,还是输出层面的做事,ChatGPT都无比地内向者友好,能帮我解决很多「互联网时代有过的不甘心和白日梦」。而这,可能就是我沉迷的原因。

5、后续打算怎么发展?

“上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就跟咨询师说:

我没有所谓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也不求抓住什么新机会,然后财富自由、名利双收,更不求说成为ChatGPT时代的俞军老师。

甚至说,眼下的各种可能性,我也不会视为救命稻草,必须把每个都做好。

我去体验、去探索、去分享,单纯是因为觉得ChatGPT真的好玩,真的提效和省钱。”

这周才初步搞明白,原来它还帮我解决了那么多「互联网时代有过的不甘心和白日梦」。

《纳瓦尔宝典》一书曾说:“如果你真的热爱一个事物,那就追随本心,努力找到利用它满足社会真实需求的切入点,利用杠杆效应扩大规模,以个人名义担起责任。”

现阶段,我基本找到了ChatGPT跟本职工作的关系,连公司IM上的签名也改为了“ChatGPT研究群活跃分子”。

再往后,也无非“发挥自己的天赋(内容),研究自己真正好奇的东西,追寻自己的热情所在(ChatGPT)”,进而“积累和发展专长”。

这些是我能控制的,尽可能做好就行。那些我控制不了的,那就随缘吧,哈哈哈。

——————

[1]baike.baidu.com
[2]mp.weixin.qq.com
[3]m.okjike.com
95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111379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