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喵喵予鱼
2年前
人生低谷期的时候真的可以读一读史铁生。

二十多岁就忽然双腿残疾,下半生都在轮椅上度过。小时候对《我与地坛》的印象只是一篇励志散文,如今再读发现这里是一个深受生活磨难的灵魂,在十五年对人生的拷问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哲思。

比如说,对于苦难:

“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那谁来承受苦难?谁来体验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史铁生花了很多年才彻底接受了自己被这偶然性的命运选中,注定要去承受苦难的事实。终于不再想着去死了。“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不如活着试试。” 对于一个突然遭逢大难的人,这句话已经是最大的乐观了。

可以活着,但依然要找到意义。于是史铁生开始写作。玩命写,看什么都是小说。刚有了点成绩,忽然又陷入了恐慌,觉得自己变成了小说的人质。有一天写不出来怎么办?“人家满世界跑都有灵感枯竭的危险,而我坐在这园子里凭什么可以一篇接一篇地写呢?”

写小说变成了一种消耗。一种欲望。也是执念。并无法成为活着的意义。于是他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的哲思:活着不是为了写作,写作是为了活着。

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成为活着的全部意义。如果将生命的意义都寄托在一件事情上,那就变成了欲望。写作只是用来填补这“不得不活着”的时间里,一个相对不那么陷入虚无和分离的方式。

那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到了《我与地坛》的结尾,这一段话真的可以反复背诵,每次读起来我都热泪盈眶,后背发麻。

”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

“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领悟了万事万物相生相化的本质,无常变幻背后是宇宙永恒的慈悲与爱。《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结尾里,孤独死去的克里斯朵夫,临终时发现窗外掠在床上的一根树枝,小小的白花开满了。于是明白死并没有什么。就在他临终受难之际,世上有无数的生灵在相爱。而且自来就是这样的——生命的强烈的欢乐从来不会枯涸。

这就超越了小我感叹自身命运坎坷的局限性,与更高级宇宙秩序的融合。像赤壁赋里的意境一样。不必感叹万物都在消逝,”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对史铁生而言,是去被苦难压倒而放弃生命,还是在生命的苦难里找到更高层次的意义,一切都在于内在的一个视角。而他花了十五年在地坛里没日没夜沉思的时光,才能找到这个视角。而今我们可以仅在一篇散文里,就体会到这种智慧的力量,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1049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读书会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