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200年后全球永久性变暖5℃,上海被淹没在东海中,所有资产转移到新定居点,我们所有人都已经不在了,后人能不能理解今天的上海和这里的故事?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瓜州”的材料,不是甘肃省的瓜州县,是镇江附近的长江上,已经消失一百多年的瓜州古渡口,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瓜州,曾经大运河上的交通要冲,占据着类似21世纪上海的城市生态位。
瓜州在汉代是水下沙洲,那时的入海口还在镇江附近,暗沙随海潮涨落,时隐时现。
两晋,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时候,沙洲浮出水面,洲汊狭长分为三支,形似瓜字,故称瓜州。
隋唐初期,瓜州浅滩使得漕运多有不便,船货不得不绕道上游仪征,迂回三十公里。
瓜州在开元年间迎来转折,一位野心勃勃的刺史决心疏通航道,将大运河向南开凿,直直地接入了长江,而瓜州正是运河与长江北岸的交汇点,从此开始建城,并渐成规模。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白居易向南望向江南的群山,就像今日江浙沪异地的年轻人们在高铁站和机场的告别。
由于靠近海岸线,这里“斜月沉沉藏海雾”;隔江的北固山,是“京口瓜洲一水间”;运河带来了商业、财富以及市民阶层。瓜州不是一般的港口,是海洋、江山、运河、商业的结合体,是那个时代的皎月云间之梦。
瓜州的月亮,是唐人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月亮。从汉时明月,到春江潮水,七八百年间沙洲从无到有,人们望向月亮的历史短暂到,真的可以找出第一个看月亮的人,他或许来自某条搁浅货船上的粮官,或许是日暮唱晚后不归的渔民。
再后来这里经历过宋金战争前线,明清时和景德镇齐名,这期间长江不断北移,加上一千多年的江水侵蚀和磨损,沙洲的面积在乾隆时代开始缩小,直到1895年整座城市完全坍入长江。
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汛期涨水时,沿岸的黄土开裂坍塌入河水中的画面,历史书中用“坍”这个词描述了这座城市的毁灭,富有画面感而细思极恐。
四方财富、戏子楼台、十大景观、一年一度的元宵盛景、几代人在这里领悟的人生哲理,都一同沉入江水中。
沉沦的废墟上空无一物,只有月亮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