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的地得】出警的朋友看这里:如何区分现代汉语中的“的地得”?
先省流总结一个最简单的规律,搞清楚的话后面都可以不看啦:
【地v得】,v表示动词
也就是说,“地”用在动词前修饰动词,“得”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的结果。“的”是名词前的形容词后缀。
例句:
威猛的你用力地打得脆弱的我好痛。
套用公式,【地打得】,精简一下句子:
你用力地打得我好痛。
其中,用力“地”,修饰“打”。
“得”,补充说明“打”的结果。
威猛的你、脆弱的我,这里的“的”都是形容词+名词中的固定组合。
恭喜,干得漂亮!到这里你已经完全掌握的地得的用法,可以点赞了!
⬆️不要忘记“干得漂亮”也用了我们的公式,【地v得】。学会了就赶紧全网出警吧哈哈哈!
🤣如果你对语法分析感兴趣,可以继续往后看(很长)。
我们继续说一个比较长的口诀:
【的修主和宾,地状谓语前,得补谓语后】
的地得的运用之关键,在于理解一句话的语法结构,搞清楚词性。我们常说句子的成分是“主谓宾定状补”,那么最重要的是哪个部分?
是“谓语”,一般来讲就是动词。找到陈述句的谓语就几乎理解了一切。谓语由动词、形容词或一组短语构成,来表达(陈述)某种情况。
一句有意义的话不能没有谓语,因为谓语就是用来说明事实的。举个例子:
A说:谁打的我的儿子?
B说:老子。怎么?
C说:打得好!下次也给我重重地打。
如果我们把A句子中的谓语省略,就变成了:
A说:谁__我儿子?
这个句子成分的谓语缺失就导致无法理解。谁是我儿子?谁认识我儿子?谁爱上了我儿子?所以我上面说,谓语是理解句意的基础。
B说的话实际上是两个省略句(下面我们还会谈到,省略是一个普遍现象)。B实际的句意是:是老子打的你儿子。你想怎么样?“是”是谓语,“想”是谓语。但由于前文的场景产生了共识,所以句子做了大幅度的省略,但并不妨碍理解。一旦把A的原句省略,B单独说一个“老子。怎么?”没人能懂。
C说的话,两个句子中,两个“打”都是谓语,但为什么一个用了“得”,一个用了“地”呢?区别在于“打得好”是谓语加补语的组合,“重重地打”是状语加谓语的组合。能区分出句子成分是补语还是状语,就可以顺利地区分出“得”“地”。
我们把一个标准的句子的结构写出来是这样的(顺序可能会调整):
(定)主(状)谓(定)宾(补)。
威猛的你用力地打得脆弱的我好痛。
威猛的,脆弱的,都是定语,定语是用来形容、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也就是形容词加名词的组合。实际的句子中,“的”经常省略。漂亮的女孩和漂亮女孩,都可以。形容词后要么加“的”让语言通顺,要么直连不加。
定语经常会干扰我们判断句意,我们不妨把定语去掉。
主(状)谓宾(补)。
你用力地打得我好痛。
注意,我们还是要找到句子的核心成分,即谓语“打”。打前面一般是状语,也就是用动词、副词、介宾短语来表述谓语的过程或者状态。用动词可以是“扇耳光”,用副词可以是“用力地”,用介宾短语可以是“按规定”。你按规定打得我好痛,哈哈哈哈。
那么我们常用的“地”其实就是副词的一个标志,大概相当于英语里面形容词加-ly(也有很多不加ly的副词,比如hard)。英语一般来说副词要放在动词后面,现代汉语一般来说副词要放在动词前面。但实际应用中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换个词序也能理解。“你打得我好痛,这么用力地。”在比较老派的口语中,地的发音是di,和另外两个de有明显的区分。
分析到这里,剩下的成分就是后面的补语了。补语用“得”,用来做补充说明,一般是表示动词(谓语)导致的结果或趋势。打得好痛。说得对。干得漂亮。都是在补充说明事情的结果。这里要注意,不是所有补语都要用得。比如“打死了”,其实完整的词组是“打得死了”,但现代人一般不这么说话。
所以做个总结,找到谓语后,就可以判断出句子成分是修饰谓语的过程(地)还是传达谓语的结果(得),来决定该用地还是得。而(的)是用来修饰主语和宾语的,的后面要跟名词或代名词,和谓语(动词)没有关系。
复习一下这个规律:
【的修主和宾,地状谓语前,得补谓语后】
或者我改一下描述:
【谓语动词,地状得补,地前得后】
再简化到:
【地v得】,v表示任意动词
【程度a得】,a表示任意形容词
(形容词做谓语时一般不用“地”,直接用程度副词就可以,但后面可以用得。例句:真是好得很)
实际应用中,其实省略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或者可以说我们每天说的话中,绝大多数都有语法错误或略去不说的句子内容。要分析出句子的意义,只能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尽量补全句子的成分。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说的对”还是“说得对”。其实补全句子成分后,两种说法也许都对。
第一种是:你说的(话)是对的。在这里,谓语是“是对的”,而“说的(话)”作为主语。
第二种是:你说得对。在这里,谓语是“说”。
虽然第一种可以认为是对的,但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第一种说法是过于复杂的,在意义相同的情况下,第一种复杂的句子构成并没有必要。
所以我倾向于选用第二种用法,“打得好”“干得漂亮”,直接用谓语+补语就完事儿了。
如果要无脑操作一点,那就是表示一个事情干的结果的“X得XX”的这种词组,直接用得就好了,在逻辑结构简单的句子中一般不会错。
先写这么多,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评论区聊聊,我会尽我可能做解释。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备注1:日常聊天时经常用的“一下”是补语,意义类似的可以用状语“稍微”来替代。这两种说法都是想降低谓语的语气,让句子变得委婉一些。
你能不能帮我打一下电话?
你就稍微帮我打个电话好吗?
备注2:“的”有点特殊,有时候是作为结构助词用的,意义类似于“了”。有时候也作为语气助词。“好的”,“可以的”,只表示语气,没有实际意义。做为结构助词时:
例句中A说:谁打的我的儿子?
应该理解为:谁打了我的儿子?
有人喜欢说“好得”,是没搞清楚只有“的”能做语气助词,而“好得很”里的“得”是补充说明专用的。
备注3:我们读上世纪初的白话文小说,还能看到一个“底”字,现在没有人用了。我底老哥哥。
“的地得”三个字里“的”泛用性更好,日常使用如果实在搞不清楚怎么用,就用“的”算了,至少非严肃场合都用的也不算错。不要乱用“地得”。严肃场合比如写书时,可以实现和出版机构老师沟通他们的标准。
备注4:我们主要讨论了状语和补语的情况,但定语中有一个特殊情况,使用“的”“地”都可以使用,并且都不算错的情况。这里用即友举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例句1:我喜欢天南海北的聊天。
例句2: 我喜欢天南海北地聊天。
例句1中聊天作为名词时,可以用的,强调聊天的性质。句子补完为:我喜欢天南海北(那样)的聊天。
聊天作为动名词时,可以用地,强调聊天的过程。句子补完为:我喜欢聊天(的内容)天南海北。
再举一个(的地)充当主语的定语的应用:
例句1:激烈的运动对身体不好。(运动在这里是一个名词,可以理解为运动项目的总和这么一个概念)
例句2:激烈地运动对身体不好。(用英语语法来理解,运动ing,激烈-ly)
备注5:要让一个句子有意义,至少要有一个谓语(当然根据上下文的情况,谓语其实也可以省略掉,但谓语省略的话得保留一个状语或补语,否则就啥意义都没了)。一个最简单的陈述句结构是:
(状)谓(补)
备注6:最精简的句子结构是只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作谓语。动词做谓语还需要状语和补语作说明,而形容词自带说明的属性,所以直接说更容易理解。我厚颜无耻地举一个例子:问我这个的地得的教程写得好不好?
你就说一个作谓语的形容词就可以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