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YiqinFu
2年前
经常有朋友问到信息源,这篇是之前写的文章《我的信息饮食:过剩时代的阅读哲学(附个人订阅列表)》:

数字革命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我们才刚有感知。微观层面,个人如何处理量大、来源复杂的信息;宏观层面,基于物理距离组建的社区和国家,如何应对不根据物理距离、可以快速、低成本、大范围传播的信息(包括所有能被抽象为信息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还没明白的问题。我甚至觉得数字革命比以往的技术革命更“厉害”,因为它直接影响人的精神,而且影响没有上限。

这篇文章讲其中一个很小的问题:”我如何获取信息“。它不是通用宝典,只是我个人经历的分享。我人生中曾有几个月,因为担心错过信息而开着 Bloomberg 直播睡觉、打开所有新闻软件的推送通知。还有几个月,我因为认定只有书和论文才提供知识,基本不用手机。在尝试了不同的阅读方式后,我目前算是有一个固定的阅读工作流、关注源。技术以及围绕技术组织的信息生产、分发方式肯定还会变化,但希望这篇文章,不管你在什么时间看到,都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 本文提纲
- 改变对“信息”的根本认识
- 过剩时代的阅读哲学
- 我的订阅列表

# 改变对“信息”的根本认识

1)信息是精神食粮——好食物值得付费,好内容也值得付费

作为一个喜欢读写的人,我一直在抽象层面理解为什么要为内容付费。但因为从小没有这个习惯,我以前经常为了逃避付钱,花不少时间在网上找“替代内容”。

而转变我观念的,是几个人对“信息和食物的类比”:Twitter、Medium 的 Ev Williams([在采访中](www.theguardian.com))以及 Matter 的 Ben Springwater 都说网上容易获取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垃圾食物”——垃圾食物找到了糖和盐让人上瘾的黄金比例,网上的热门帖也找到了让人点赞、转发的黄金情绪。

听完这个类比我突然意识到,食物塑造身体,阅读塑造精神。在超市和餐馆,如果无糖饮料、无盐坚果比调了味的多几块钱,如果加蛋白质要额外多几块钱,我一定会付费。如果我交的税被拿去做高质量的营养学、公共卫生学研究,我一定非常开心。那为什么对于精神食粮,我在面对显然是更高质量信息的时候会犹豫是否购买?

除了尊重作者劳动、希望作者能稳定写作这些考量,我纯粹从维护自身精神健康、提高自身精神修养的自私角度,也应该更有意识地选择信息饮食,为好内容付费。

2)接受我“永远无法看完所有内容”这件事

长期困扰我的一件事,是我发现我永远无法穷尽世界上的信息。而且我了解的越多,我知道我自己不知道的就越多。这样的焦虑直接导致我有几个月都开着广播、电视睡觉,恨不得多种语言、多个节目同时播放!

解决这个困扰的是两个思维转变:

2.1)信息本来就无穷无尽,只是互联网让我们知道了它的无穷无尽而已。在图书馆时代,甚至在前印刷时代,信息都是无穷无尽的。只是当时可能我们还有“我们可以穷尽它”的错觉。互联网只是让这种无穷无尽的感觉更强烈了而已,企图看完所有的东西本来就是徒劳。更重要的是,做出成绩不需要你已经知道该领域的所有,至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Steven Weinberg 是[这么说他自己的](www.nature.com)。

2.2)和前人相比,我们已经知道太多。且不说现在任何一个小学生比古代君王知道的都更多,就拿很近的人相比,博尔赫斯当年[通过德语翻译看了《红楼梦》](www.borges.pitt.edu),但好像完全错过了宝玉、黛玉、大观园的故事,写的评论让后来的学者非常困惑。我举这个例子当然不是说我们都比博尔赫斯强,但是确实,网络年代的人只要有主观意愿,不太可能在欣赏外语言、外文化、外领域作品的时候错过核心情节、观点。

3)“最特殊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这个思维转变来自 Our World in Data 的 Max Roser。他[指出](80000hours.org),媒体经常报道坠机事件(因为它特别),但媒体几乎从不报道每天有 15,000 位儿童死去(因为这件事每天都发生)。

他搜集描述世界历史数据、做可视化网站,就是为了反应重要、长期的变化,而不是今天相比昨天最特殊的地方。

想清楚“最特殊(extraordinary)的事情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紧跟当日头条就不是我每天醒来必须做、没做就感到焦虑的任务了。当然,不依赖当日头条之后我们就得自己判断什么是对自己、对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建立评判体系是一个更复杂、需要花更多力气的长期工程。

# 过剩时代的阅读哲学

基于以上的思维转变,我的”阅读哲学“也有一些变化。下面是几条原则,第一条抽象一些,后几条具体一些。

1)最大化 precision,而不是 recall

所有用到统计的学科都会讲真假阴阳这些概念,只不过用词不同:precision、recall、specificity、sensitivity…… 我这里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最大化 P(好信息|我看的信息),即“我看到信息中好信息的比例“,而不是最大化 P(我看的好信息|所有好信息),即”所有好信息中被我看到的比例“。

之所以这么在意 precision 而不是 recall,就是因为之前提到的,“信息无穷无尽”。对于我一辈子的时间、注意力来说,好信息无穷无尽,差信息也无穷无尽。如果目标是最大化 P(我看的好信息|所有好信息),那我会为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承担巨大的精神压力。但如果目标是最大化 P(好信息|我看的信息),我只要在每一次订阅、开启通知、打开、全屏之前多想一想就行。

2)好好利用“限制条件”

我们这个阶段(即非常初期)的数字时代,我觉得一个重要问题是网上,以及不同网络区域的“共识行为规范”还没有形成。在线下生活中,我们对于应该和谁分享早饭吃的食物、和谁分享晋升喜讯、和谁分享情感困扰、和谁分享对社会争议事件的看法,好像都有社会(或者至少小群体)已经达成共识的场域。

但线上的每个平台都是全功能的,用户发送内容没有任何金钱或社交上的成本。我没有仔细做过分类,但在同一个时间线上,你大概可以看到你关注的人分享自己的职业近况、个人生活、当天的新闻、自己或他人的社会评论,你也可以看到他们为社会议题呼吁公众参与,又或是转发笑话、猫狗图、美食图。最重要是,不同人/账号,以及他们在不同时间点,发布上述各类内容的比例都不一样。

这样的混排就导致你无法为了单一目的获取信息——你想关心朋友的时候会看到社会评论,你想了解行业发展的时候会看到猫狗图。上述行为都反映了正当的社交需求,但当各种内容混合排列,且总以不固定比例排列的时候,你需要花很高的认知成本在不同情境之间切换。(线下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人与人线下交流需要消耗社交资本,不同场合、不同交流对象有对话中人共同接受的话题范围。)

其实线上内容混排的问题,技术上可以解决(有朋友在做相关工作!)。但目前,无论是按发布时间逆序还是其他的排序方法显然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原因是解决了不会提高平台的收入)。

我应对混排问题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利用空间限制,二是利用名声限制。

2.1)空间限制

时间线没有尽头,但是电脑、手机屏幕还是有大小限制。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空间限制,找出专家在信息海洋中最看重的信息。

在印刷年代,报社编辑会开很多次会讨论第二天头版的排版,报道上头版也是记者非常大的职业成就。类似地,现在的网页首页也只能展示几条信息、给手机的推送也只能一天几次,如果我们定期浏览媒体的网页首页、静音推送通知但是定期回头查看推送历史,就能了解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编辑认为什么是当天头条。(当然,上头条不等于长期重要。)

2.2)名声限制

有些人出于行业规范、个人偏好,在社交媒体只分享职业信息,不分享个人生活、笑话。如果你希望降低情景切换成本,把关心亲朋生活、看笑话、看职业信息这三个领域分开,你可以留意哪些人属于“只分享职业信息”的类型,把他们放进一个单独列表。看这些人的内容能大幅提高我之前提到的“P(好信息|我看的信息)”。我的个人列表在文末。

2.3)社区手动筛选

Facebook 流出的内部文件显示,平台优化的指标是每个帖子的互动总和(赞数 + 转发数 + 评论数)。在我的阅读经验里,即便时间线全部都是我已经关注的人,这类优化方法也很容易把我关注人发的笑话、猫狗图、征集帖(“你们家乡过节吃什么?”、“你们觉得哪个颜色好看”)、争议帖排在最前面,而他们发的其他很多重要信息,则因为收不到很多转发或评论,被排在后面。

一种解决方案是让你信任的人筛选。除了 2.2) 提到的、分享职业信息的个人,还有很多用户提交链接、用户投票的社区。不管你关注的是大宗商品、波斯文学还是乐高积木,总有相关 Reddit 社区、用户维护的 Twitter 列表(即发布这个圈子信息的人),只要你关注该社区、该列表,再用 TweetShelf 等聚合工具浏览这个社区的人分享最多的链接是什么,就能获得很多该社区的重要信息。

其他根据社区意见聚合信息的平台还有很多,例如 Hacker News 的 Top X00 机器人、订阅号,Memeorandom、Techmeme。

3)关注(基于事实)持相反意见的人

大家都说要关注持相反意见的人、保持开放的心态,但我看到的动机都是“增进人际沟通”、“防止社会割裂”。我这里想提一些自私的动机。

对于那些我自己没有强烈观点的事情,读不同人提供的事实、不同人做的分析能教给我新东西,帮助我下判断。而对于那些我有强烈观点的事情,我就更好奇与我观点不同的人怎么想,因为如果对方最好的理由也很糟糕、对方引用对他们最有利的事实都站不住脚,那不就更加证明我方有道理?

所以,纯粹从自私角度,我也应该多关注(基于事实)持相反意见、与我持不同意见的人。

最后,关注在长期重要的问题上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会给你很多活下去的动力。我的想法是,如果不能因为对未来的憧憬而活下去,至少可以因为对未来的好奇而活下去。

预测市场(例如 [Polymarket](polymarket.com)、[Metaculus](www.metaculus.com))认为,我们这辈子能看到四件大事的结局(或者说某个阶段的结局):
- 中国(在世界秩序的地位、和世界的关系)
- 加密货币(是否被允许存在、是否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 气候变化(全球温度何时升高两度、升高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 人工智能(通用智能 AGI 是否会诞生、是否 2050 年会诞生)

关注在这些事情上持不同意见的人,想想自己活着能看到谁对谁错,还是有点坚持的动力!

# 我的订阅列表(2022)

见:yiqinfu.zhubai.love
337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优质长文分享会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