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的时候写过一篇小短文,名字叫《优等生的局限性》, 以下是全文:
定义:校园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叫做优等生。
优等生身份能带来很多的优势,但他们同样充满了漏洞,为了知己知彼,有必要来分析分析这群人
第一个局限,是任何人都具有的局限,是身份、层次、位置带来的局限性。学习好的孩子大多不知道学习不好的孩子天天在想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局限?因为学习不好的孩子一定是占了全体人类的大多数,你不了解90%的人天天在想什么,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局限性吗?贫困限制人的想象力,富有同样限制人的想象力。
学校里的学生,多半瞧不起拼多多、快手,并以此为自己层次的体现,此类态度值得批判。其一,蜗居于单一信息房间不利于了解我国广袤土地上的全景全貌;其二,通过标签化划分人群会使人思维懒惰、无法认清本质;其三,以器具、用品作为高人一等的象征,是奴隶社会的思维;其四,造成人群的对立和无谓的争论;其五,伤害他人;其六,不利于自身客观冷静地考察事物进而不利于进步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人群基础,但优等生不仅不了解自身之外的人们,还认为自己就是成功者而不愿与他人共事。
第二个局限,来自于排名思维下脆弱的优越感。高考之前,尤其如此,把前x名当作自己的标签,以排名将人划分。成绩排名的本质是一列数组的序号,优等生沉浸于熟悉的数字良久,虽然缺乏考察本质的意识,但也总比麻木要好。但第二个体现更为难以破解,那就是高考之后学校的排名,最大的误区就是“学校强,所以我也强”,以及“我学校比你强,所以我比你强”。虽然他们并不明显地表现出来,这种优越感是体现在与他人接触之中的,自信或自卑,皆由外界的排名界定。
智者向内寻求力量,不智者向外寻求力量,任何源于外在因素的自信,都是可以打破的,优等生的优越感恰恰来自外在的规则而不是内心的规则。这种思维在毕业之后一定会遭受颠覆,但真正可怕的是长期形成的“人可以排序”的思维方式。
第三个局限,是经历的多样性不够。一直成功,从未失败的人,以后如果遇到人生的大挑战,往往缺乏应对经验和心理预期,并且经历如此大的反差之后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这并不是真正的优秀,他们并不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韧性,只是小世界里的高个子,是小池塘里的大鱼。为什么说优等生往往是这种人?因为大多数成绩好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成绩好,甚至肤浅地说“我勤奋”、“我就是一看就会了“,你去高中随便听一听“学霸”们的学习分享就会了解到无数类似的观点。社会对11~17岁孩子的普遍要求就是,要成绩好,这不算错,但问题在于关注的是结果,是分数高、排名高这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你?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到底为什么成绩好吗?家庭、时代、性格、机遇、同伴、主动性、思维、能力、观念、环境等等因素,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日后你遭遇失败的时候,能不能说清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能不能清晰地做出应对措施?这一部分并不是优等生特有的局限,而是所有人都会有的局限,但日后的挫折和青少年时期优秀身份的反差会给优等生更大的打击。
第四个局限,是缺少血性。大多数人从小就会被灌输一种观念,告诉你要好好学习考到市区最好的高中,高考要考出好成绩上一个好大学,在大学要拿奖学金要专心学习,要读研出国找个好工作,这一串最佳选项是被默认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基本上所有正常家庭的孩子都会被要求向这个标准看齐。这是家长、学校、亲戚、别人家的家长、院子里的叔叔阿姨、你的学霸同学等等共同维系的一套价值标准。在你高中的时候,你可能模糊感到不对劲,但是你没有能力去戳破这个话题,你的力量不足以和上面这些人抗衡,你要么屈服于这个你认为不合理的世界,要么混日子和这套规则脱钩,生活推着你向前走,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所处的这股潮流要流向哪里。随着一批又一批人心智的成长和进入环境宽松的大学,这套规则失去了支撑的土壤,但是,在大学期间延续、维护着这套规则的,恰恰是深受其害的大学生们自己。身边的大学生们,太缺少血性,战战兢兢害怕走错一步,但是一路走下来都是这条完美路线的人,能有多少呢。更何况,这条路之外依然是广阔无边的世界,但成绩路线的孩子既不愿意也不敢迈出这一步,去认清自己,去争取可能性,去自己规划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