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百万港女的梦想
2年前
2021年是相当艰难的一年,不论是从精神、肉体还是荷包的冲击都是非常剧烈的,在纷扰和瞬息万变的动态资讯中,我选择的是传统媒体作为我的精神食粮。这份精神食谱是我真金白银消费体验出来的,意图在整理和总结个人的行为,并不构成任何推荐与背书。

评选标准是内容付费首先在我的消费能力范围,内容本身不会放大加剧我的焦虑或负面情绪,大部分内容立场尽量保持客观中立,最终消化完内容可以为我的工作、生活、投资和感情等有所增益。

我获取新知的渠道:

虚拟与现实中的书店。我每周末会到书店巡视最新上架的图书,以此捕捉全球新流行的主题,并且通过书榜和核心展位来看哪些内容值得关注。每天我会阅读本地报纸,每周阅读周刊,其余碎片时间会看书。

我订阅了哪些内容:

1. PressReader 这是一个聚合报刊平台,通过订阅可以一次性阅读全球数百款流行的报刊。我主要阅读的不超过10种报刊,但每一份报刊单独订阅价格都十分高昂,而且受地域和储存空间限制,不能妥善保存,电子版无限存取显得尤为重要。配合ipad或者m1 mac,可以不落下任何东西方主流的观点。我常看的是信报、The Atlantic、中国新闻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等。

2. 我付费了两份本地报纸,经济日报和南华早报,提供主流社会、政治和经济类新闻,其中尤其关注社论和专栏文章。南华早报会提供很多独家新闻和观点,可以满足“快”和“早”的需求。

3. 制定了Google Alert,将我关心的公司和新闻关键字录入进Google Alert,每天会自动推送相关邮件给我。

4. 订阅了Bloomberg、The New Yorker和Economist,内容多元,提供时效性强且够深入的分析,观点可以丰富见解。在2021年从中国中心以外的视角了解中国,不论是否带有偏见都能给我带来启发。

5. 我会坚持每个月买书,支持我喜欢的内容。也会下载免费电子书,放在apple books上当成移动图书馆,在路上的碎片时间随手翻一翻。书大部分不能放上即刻

6. 即刻年度会员,希望支持即刻未来的发展;打赏和菜头公众号;付费Apple Music和iCloud 2T

我取消订阅了哪些内容:

1. 端传媒和WSJ 不是内容不合胃口,是连续订阅了几年有些疲倦,立场和观点的增益不多。

2. 股票实时行情报价。因为不需要了。

3. 腾讯视频, Canva, Nomo Cam, Just Dance Now, Apple TV+ (不订阅也能继续看不知道为什么)

我对大众娱乐和生活方式的了解主要来自酷葛儿、即刻和逛街。在没有酷葛儿和即刻的时光里,我更像个nerd。一个互补的爱人可以弥补你的知识短板,比如我现在也很了解爱马仕公司和产品线,对奢侈品、服饰和美妆的估价准确,了解当季时尚的发展等。

综合以上会看到我的大部分输入来源是传统渠道,书、杂志、报纸,只是不再是实体版的,因为租房实在没有太多的空间放下那么多,更多时候不是享受占有和翻开实体内容的愉悦,而是企盼新的内容能填补对未知的焦虑。传统书店一直扮演着内容中介的角色,在上新区域和传统的分类里,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阅读内容的时候我不会全盘接受作者的观点,哪怕对方是公认的权威,我会关注作者如何论述观点以及引用了哪些事实,这对我有启发。我所在的行业并不要求我了解那么多即时和权威的资讯,纯粹是个人爱好与兴趣,却意外地帮助了我更好地了解不同的人群。

精神食谱是一种很私人和定制化的体现,如果我没有被邀请是不会分享的。不需要因为我看了什么而去特别关注某个平台或者杂志,这是我的选择,不一定适合你。有趣的、能引人思考的、值得记录和分享的我都会在状态里分享,即刻能推送给更多人看见,而且能交到新朋友,进而带给我新的观点。

最后我再强调一次,关注的内容广泛并不代表强悍,仅仅只是兴趣驱动的行为,本质上和刷小红书没什么区别。能将内容转化为自己需要的能量和养料是手艺活。信息只是工具,不是目的,更不能代替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人最终还得回到社会中去。

谢谢即刻和即刻里可爱的朋友们,期待2022年我们可以相聚。
#即友2021精神食谱
1211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年终盘点大赏

50743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