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零的笔记社
304关注55被关注0夸夸
公号:零的笔记社。
已经帮助10+个行业的职场人修改简历并拿到年薪30万的offer!
置顶
零的笔记社
1年前
一个发布关于职场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的思考的圈子,星球是免费的,喜欢的可以进。
00
零的笔记社
16天前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好的方法就是走正道,找对人。

比如,我刚刷到一张某乎的截图,上面的提问写着“有没有小三上位后生活过得更幸福的例子”,有个答主写了自己亲戚的亲身经历,

大致意思是自己身边一个穷亲戚的小三顺利上位,由于自己身上没什么钱还负债,小三嫁进来以后生活都过得一般般,反而是前妻的孩子的童年过得还不错。谁知天道好轮回,这个穷亲戚走得早,一分钱没给小三和这个孩子留下,反而还欠了一屁股债。

你总想着走歪门邪道,怎么可能就一直幻想你的生活可以顺风顺水下去呢?说句带点玄学的话,多做点行善积德的事情,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一定要好好对待,别以为走点歪门邪道就以为你能吃一辈子的大锅饭了。

怎么样才能真的遇到贵人?

1、会来事儿

能够主动的去接一些自己能做好的但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勤快一点儿,嘴巴甜一点,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情绪价值和工作价值都到位了,前辈自然会把你放在心上,给你更多的机会。

2、为人靠谱

不靠谱的人,很难得到机会,言出必行,不要对别人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夸大其词,真诚一点儿。

这一点可以弥补第一点关于“无法提供情绪价值”的缺陷。总有人说自己不会说话,不会给人提供情绪价值,但“事事有回音”总可以做到吧?

有的时候真不是命中注定,只是你一直都心术不正想走捷径罢了。
00
零的笔记社
24天前
我发现体现一个人靠不靠谱,还得看你能不能把一份交接文档给做好。

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刚到公司的时候,我什么都不会,接触新业务都是靠一点点地问前辈,而且有的时候你接触信息还不完全,久而久之就觉得很累。

早期的时候我写过这类文章,讲的就是要养成将工作流程sop化的习惯。说实在的,这个道理还是我好几年前还在读书的时候从一个博主身上学来的,我现在出来工作了,再怎么着这个也该成为一个职场共识了吧?

然而并没有,职场人该交接工作的时候还是会乱七八糟。所以我发现,我心里想的所谓的一些「常识」,在别人眼里未必是常识。

直到我上周交接工作给我同事的时候,因为这个模块是有另一个负责人专职做的,我同事每次找她对接资料的时候都叫苦不迭——给个交接还像挤牙膏似的谁受得了啊。

但是,因为我有把自己的工作沉淀成自用的sop文档,当我把项目里复杂又繁琐的细节整合成1000字不到就能解释的流程文档时,我同事感动得直接就提出说要请我喝奶茶……

所以说啊,不要太担心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你的职场竞争力不就是从小细节上体现出来的么?几年前在我眼里就应该是职场共识的举措,过了几年了还是有人不知道,这种「意识差」算不算能快速帮你与其它同事博得好感的妙招?

如果你觉得你情商很低,不要嫌麻烦,我甚至有看到过有人离职的时候会写满几十页的交接文档给前同事,这不是什么大冤种大慈善家,相信我,这个麻烦的举措会给你带来几十上百倍的好运。
00
零的笔记社
1月前
我们的职业生涯里面,要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意识就是“风险意识”。

且不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买好足够的商业险来逃避黑天鹅事件带来的损失了,就拿我公司来讲,这周就开始让各个分公司做客诉督察,减少315期间给公司产生的舆论风险。

你看过315就知道,每年那些企业和公司在315当天被曝光后,民众都一片哗然,纷纷表示再也不买被曝光公司的产品,超市也一一做出下架的举动。被曝光的那些公司,现在都已经半死不活的。

那作为职场人自身,当然该排查的风险都要全部排查清楚啦。

比如平时有没有一些小把柄被抓住了、平时的工作细节有没有疏漏、有哪些活动上线前的应急预案是没有做足的、所有的公司聊天记录会不会被客户截图出去以后不好公关?……

据我所知很多人是没有这个意识的,抱着侥幸心理不小心进去踩缝纫机的大有其人…
00
零的笔记社
2月前
​昨天刷微博刷到一个博主,号召自己的粉丝加入某个自己看好的旅游性质类投资项目。

是哪个博主我就不说了,如果你刷到那条微博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谁,不知道也没所谓。

虽然我对这个项目不太懂,但是看着就不太稳妥,隐隐约约觉得是个杀猪盘的套路。

​恰好我还在思考这个项目是不是杀猪盘的时候,我加入的某个群里一个懂行的出来发话了,大致意思就是说这个是收割不懂的粉丝的韭菜盘。

​比如项目书里面所说的会保证有多少客流量,项目投资回报这类的,别人说的再好听都是假的,必须你自己亲身下场调研。

它的收益率,可能只是整个同行的相对平均收益率而已。但未来这个数字是会动态变化的,当你在经营的时候,3-5年内会有无数个同行加入进来经营,一下子就把你之前算好的账全部打掉。

​并且旅游性质类的项目,多少水都有点深。别说是国外了,国内多少旅游地产,很多人抱着投资的目的买入,都亏了不少。淡旺季这个事儿,游客多的时候项目塞不下太多人,淡季你把价格挂的再低也不一定有人来。

总之,​如果你对当地的市场不熟悉,那就抽1个月的时间亲自去一趟,感受一下当地的市场规则,要么掏钱请教懂行的人,总不能一分钱不出,把钱投进去以后就哗啦啦地想着有账目持续进入吧?

​今天是大年初五,大家都在朋友圈迎财神。想赚钱无可厚非,就当给大家提个醒。

反正我是没有钱投资的,而且我对这种看着就像庞氏骗局的资金盘一点兴趣都没有,如果你抱着一本万利的目的看完了这个短文还想跃跃欲试投进去,那我只能说你活该。
00
零的笔记社
2月前
感动哭哭,收到几个带过的求职粉丝一对一的新年祝福,当然同时我也给深度链接过我的宝子一点小红包当做心意

​起初我做账号的时候,我总担心别人会说我是骗子,所以很小心翼翼地打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小心翼翼地说话,根据用户分层分发内容,以免有的人受不了而喷我。

​令我很感动的是,过去一年的努力是有成效的,我的影响力覆盖范围虽说没有那些个知名大v这么广,但无论怎么说也是帮助到一部分人的。

​未来一年也要更加努力,不辜负信任我的人的期望呀~下午就要出去溜圈了,所以提前发发🥳
00
零的笔记社
2月前
当一个正直、诚实,人品不错,有这样素质的人,身体一个封闭系统的时候。这人过的好不好,和这人人品好不好,性格好不好,不直接相关。

因为决定一个人在封闭系统里是否过得好的,取决于两点:

第一,这人有没有能力把活儿干好,给你的领导和公司带来绩效;第二,这人有没有能力满足领导的利益需求。

道理很简单,你人品好,实诚,不能帮公司挣到真金白银的钱,那你对公司没用啊!

就像在官场里面一样,越往上走的人必然是能力很强的人,但是你说他一定纯净得跟水似的么?那倒真不一定。

一个人越是往上走,必然会受到各方排挤和压力,甚至受到一点诱惑。在这种情况下,他虽然不至于做到“水至清则无鱼”这么夸张,但是只有性格圆滑又机灵才能走得远。

再比如,我看过一些新闻,是手下的员工看到自己的公司在明目张胆地骗人,于心不忍才收集证据把公司反向举报。

这就是一个好人,在一个系统里,反而不受待见的原因,混的不好的原因。但当你把视角放大到市场,当你作为一个个体,直接面向市场的时候。这我不说大家也都能明白了。

你混得好不好,就和你这人是否正直、诚实、待人和善,非常相关的。因为决定你过得好不好的不是你的公司和老板了,是你的客户。

一个直接满足市场的人,当然要在有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还要人品好,诚实,才能获得长期合作和收益的。
00
零的笔记社
3月前
听说今年参加考研的人数已经突破475万了…

我还在学校的时候,虽然以前考研就很难,但是上岸的人数和考研的人数相对还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

直到疫情以后,考研人数突然井喷式增长。

疫情影响下带来的就业岗位的减少,导致应届学生们都把考研当成暂缓就业的救命稻草,只要有学校要那就上,即便是调剂的也好,不管当初是不是自己想去的那所学校。

现在大多数人读研——除了少数纯粹追求做学术的以外——大多数人还是满怀希望读研后是可以拿到好工作的。

然而现实是,市面上已经没有这么多好的工作岗位提供给高学历人才,包括我看到的我身边的同学,无论他们在校期间做过什么很厉害很牛叉的实验或者项目经历,出来后做的工作可能是一个普通实习生就能完成的。

很少有人能接受这样的落差,所以他们就会在那里调侃,“宇宙终点是体制内”,意思就是考研结束以后又继续加入到考公大军中。

当然,可能我们国人一生的宿命就是在不断的考试中吧。
00
零的笔记社
3月前
放开以后,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太焦虑怎么办?

复工3天,我前后左右的很多领导同事几乎都羊了,整个公司少了一大半人。而且我才知道前天给我们部门派抗原的部门领导还在我办公桌上咳嗽、昨天就发烧请病假休息了。

我害怕吗?肯定怕啊。但是该有的预防措施还是得有,该做的工作还是得照常做。而且我这个情况已经算好的了,有家庭的同事还得时刻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会不会中招。

除了上面的措施以外,我们还能做什么来减轻焦虑?

1、减少混乱的信息

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看的越多,人反而会越焦虑。

因此,增加对病毒、疫情的认识需要你通过专业的渠道去获取。

这样能够减少信息混杂带给你的信息焦虑,进而减少信息焦虑再叠加到你本身的焦虑上,减少这种雪上加霜的情形。

2、借助安慰剂效应

如果很担心,可以存点药物,比如降温的冰袋、退烧药、感冒药、润喉糖等(当然还有之前被炒高的双黄莲蓉月饼、黄桃罐头🥫)

当然这些药物是无法治疗新冠的,它们可以做的是平复焦虑的神经,让你感到非常的安心,同时在病痛的时候,对病症加以缓解。

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会起到“安慰剂”的作用。安慰剂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你觉得安慰剂对你来说没什么用,那就不囤就好了。

3、专注此刻你正在做的

当我们有事可做,同时能够专注于此刻正在做的事情时,对于未来的焦虑和担忧就会消失。

为什么?因为我们无法一边专注于当下,一边在为未来担忧,二者不可兼得。

所以,当你感到再次陷入焦虑时,就请温柔的把自己拉回到当下。

去做那些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让自己沉浸在每一个当下里。
00
零的笔记社
4月前
年底应该很多人离职,说一下什么情况下是非离职不可的。

1.你不再对手上的工作充满激情

职场老油条一般工作久了都对手上的工作轻车熟路,做着做着就没有什么激情。但我想说的是,越是在一个行业深耕久的,越是对自己的行业充满激情的。

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只是把手头上的活儿当成一种生存手段,抱着这种态度工作的人做什么都不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好到哪里去。

也就是说,你在你的岗位上是干不出出彩的业绩的,没有业绩你就写不到简历上去,这样一想,你是不是就没有什么个人竞争力?

2.这个公司真的再也待不下去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能这个公司的人事问题去到下一家还是会重复出现,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尽管你真的在这家公司还有再继续往前冲的使命和激情,但职场政治就是让你喘不过气来,就算和关系最好的领导交流也于事无补,项目依然毫无进展,领导非常无能,公司也分崩离析,裁员的大刀始终会降临到你头上。

那你还想啥呢?还是早点撤出为妙。
00
零的笔记社
4月前
经历了8天的封闭式管理,我终于成功出逃。

这8天的魔幻经历,真的是我二十多年来前所未体验过的人生。当然因为也有我家人在,我跟我家里人学到了不少东西。

总结了以下3个感受:

1.做人一定不能太老实,一定要机智

因为国内的教育要求的是“听话式教育”。在家要听父母话,在学校要听老师话,在职场要听老板话,所以我们的国民性格生来就是逆来顺受的。

对比起其他国家,欧美动不动就因为加班而闹罢工,我们不仅几十年没有怎么闹过,真的反抗的时候也是因为想赶紧上班拿工资才会闹。

这次真正听话的,确实遭了不少罪。反观我和我家里人各种和栽赃陷害我们的工作人员斗智斗勇,各种找渠道证明自己,才不至于今天出不来。

2.该强硬的时候要强硬,该服软的时候要服软

强硬是因为有的人欺软怕硬,看你老实好骗,会说各种威胁的话语哄骗你威胁你。但只要你认为你的行为举动是合情合理的,你就可以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里可以参考不少博主发自己是怎么和上门拉自己走的人斗智斗勇的图文贴或者视频贴,有时候问多几句,对方真的会心虚。

服软是指,你还在对方权力管辖的范围里,你确实没有什么招架之力来挣脱对方的控制,所以找到第三方帮忙的时候适当多求情,第三方觉得你确实无助,会给你资源和辅助。

3.除了你自己,任何人都是不可百分百信的

这句话是我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这么教育的,虽然以前对这句话体会不深,但是这8天让我对这句话的印象尤为深刻。

即便是白纸黑字的公告,你会发现找不到对应的负责人,你会被各种第三方踢皮球,你会被小人恶意刁难,你会发现一开始的承诺只不过是故意跟你玩的文字游戏。

所以,你就是你自己的「第一责任人」,你要自己想办法找资源求助,你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

任何人都是没办法百分百打包票说会为你负责,就连制度也可以朝夕令改呢,更何况人心?
00